原標題:中國申請人工智能專利最多,工業機器人消費連續六年全球第一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在中國究竟有多熱?
7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第8屆ciros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上獲悉,2018年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62.96億元,同比增長6.68%。整體看,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行業發展增速明顯快于機械工業全行業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消費已經連續6年穩居全球第一。
本屆中國國際機器人展上展出的一款智能服務機器人。澎湃新聞記者俞凱攝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巡視員毛金生從專利申請角度印證了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的迅速發展。
毛金生在論壇上透露,目前全球的人工智能專利申請累計190萬件,而中國是申請人工智能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這與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的蓬勃發展緊密相關。近年來,國內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呈倍數增長,以珠三角、長三角為代表的中國工業制造基地率先邁出“機器換人”的步伐,并不斷涌現出機器替代的成功案例。
安防機器人在展會現場進行演示。澎湃新聞記者俞凱攝
截至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批準國家級智能制造類試點項目618個,地方建設的智能制造類產業園區537家,這些項目和園區承載了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初步形成了中國的智能制造產業帶。
不過,與會專家也對中國的智能制造如何應對挑戰、尋求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教授指出,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往深度走,面臨很多挑戰。楊華勇認為,“智能+”需要工業和it的專門人才協同推進,還有工業組件、算法模型的沉淀,由于工業場景復雜、算法多樣,將為此項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
迷你的類人型機器人亮相展會。澎湃新聞記者俞凱攝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海斌分析說,工業互聯網難在哪里?一個是底層的深度感知,這不是原來互聯網行當里擅長的工作。第二是跨越聯合涉及到數據的共享,以及與ipo融合的問題。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