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資本市場重大的增量改革,也是國家對我們這些高科技企業強力支持的重大舉措。我們懷著滿腔的希望和期待,踏上科創板的征途。”近日,面對上證報記者的采訪,被業界稱為“我國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儀器研發的開拓者”的禾信儀器董事長周振滿是振奮。
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周振的心底就埋下了一個質樸的理想種子——“要做中國人的質譜儀器”。直到15年前,他從海外歸國創業,這個埋藏多年的理想生根發芽,并不斷成長。
時光荏苒。周振從零起步,青絲熬成白頭,用一項項技術不斷填補我國的市場空白,用一臺臺質譜儀艱難打破國外巨頭的市場壟斷,用國人自行研制的質譜儀器,為“雪龍號”南北極科考、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apec會議、杭州g20峰會等大型重要活動提供保障。
科創板正式開板的消息傳來,周振看到了重大的機遇,也感受到了重大的責任。6月27日,禾信儀器正式申請科創板上市,并獲得上交所受理。
歷史留影
位于廣州科學城的廣州開發區科技企業加速器,是藏身于鬧市的一個靜謐園區,禾信儀器便置于其中,絲毫不顯張揚。
在本就有點緊張的辦公樓中,禾信儀器還特意設置了一個展區——質譜博物館。在這里,一張張照片、一本本舊書籍、一臺臺舊儀器,記錄著質譜儀在我國發展的不凡歷史。
在博物館的最中間,是一張很舊的黑白照片,顯得頗為珍貴。這張照片記錄的是,1963年國慶慶祝游行時,我國試制成功的“質譜計”模型行經天安門廣場的情形,它當時代表著我國科學事業發展的新成就。
“‘質譜計’就是現在的質譜儀,它能夠參加國慶游行,本身就說明它有不一般的特殊意義。”禾信儀器董秘陸萬里向記者介紹說。
據介紹,質譜儀是一種通過測量原子或分子質量來分析物質成分的高精密分析儀器,具有靈敏度高、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等優勢。雖然它在全球發展的歷史才近110年,但對世界的先進技術進步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在醫療健康、食品安全、環境監測、工業分析、國家安全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由于涉及精密電子、精密機械、高真空、軟件工程、自動化控制等技術,以及電子離子光學、物理化學等學科,質譜技術投入大、產業化周期長,因此一直以來被少數幾個國家所壟斷。質譜技術在中國起步較晚,到目前僅有斷斷續續的60年左右。在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市場上逐漸有了國產儀器的身影。在當前國內實現質譜儀器產品自主正向開發的規模化企業中,禾信儀器是少數企業之一。
據了解,禾信儀器先后成功研制出大氣壓基體輔助激光解析離子源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儀、基于飛行時間質譜技術的金屬殘余氣體檢測儀、在線單顆粒氣溶膠質譜儀、在線揮發性有機物質譜儀等,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掌握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周振希望,通過自己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不斷為質譜博物館增加新的記錄。或許不久的將來,禾信儀器在科創板敲鑼的那一刻,也將成為質譜博物館的收藏品。在更遠一點的將來,禾信儀器能夠不斷推出更先進的設備,為我國質譜發展的歷史留下更多的印跡。
重任在肩
“為什么不研發中國人自己的質譜儀?”1991年,周振在廈門大學科學儀器工程專業讀大三,第一次接觸到質譜儀,第一直覺就在問這個問題。
在廈門大學攻讀完分析化學博士學位,再赴德國吉森大學攻讀應用物理學博士,又先后在德國重離子加速中心(gsi)、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nl)從事質譜儀研制工作,并獲博士后。2004年,為心中念茲在茲的夢想,周振海外學成歸來,僅憑著“一箱資料、一箱價值10萬元的零件以及10萬元存款”,在廣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業質譜公司,這就是禾信儀器。
“鍥而不舍,做中國人的質譜儀器”——周振提出這樣的口號。他說,“如果只在應用技術層面開發,而沒有‘質譜芯’,未來必將繼續受制于人。‘做中國人的質譜儀器’不僅質譜技術的知識產權屬于中國自主可控,而且中國全面掌握‘質譜芯’的關鍵核心技術,這樣才是真正地擁有中國人的質譜儀。”
周振告訴記者,十多年來,禾信做得很辛苦,肩上擔子很重。“因為我們不僅要做好自己的企業,還要去推動整個行業上下游的發展。我國質譜行業是從零起步,上下游的基礎很薄弱。如果我們不去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自己的企業最終也無法發展。”
周振明白,當中國涌現出一批本土的專業質譜公司,有且至少有一家質譜公司進入世界前5名時,他所提出的口號,才不是一句空話,他所擁抱的夢想,才能照進現實。
“任重道遠,我們還要不斷努力。”周振頗有感觸地說。
據禾信儀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作為公司核心產品,spa-ms系列入選過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成就展、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以及國家重點新產品,曾參與“雪龍號”南北極科考、東方紅ii號黃渤海科考,并在廣州亞運會、青奧會、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apec會議、杭州g20峰會、青島上合組織峰會等國家大型活動中承擔空氣質量監測及保障工作。
“禾信質譜儀參與‘雪龍號’南北極科考重大工程,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全國第一臺服務南北極科考的國產質譜儀器,展示出‘全天候、全時段、全地域’的高端質譜特性。”陸萬里介紹說。
2012年,禾信質譜儀器首次走出國門,出口歐美,得到了國外用戶的高度認可。
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質譜儀行業需要保持高水平的研發投入,以實現技術不斷創新,鞏固行業內企業競爭的地位。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披露,最近三年(2016年至2018年),禾信儀器累計研發投入占累計營業收入的比重達29.63%,大幅超過同行水平。公司已經取得了發明專利30項、軟件著作權47項、在申請發明專利44項,專利內容覆蓋質譜技術、離子源裝置、數據處理等核心技術,涉及質譜在環境監測、醫療健康、食品安全、工業分析等領域的各項關鍵應用。
前景廣闊
在專業人士眼中,質譜技術可謂是國際競爭的技術壁壘、科學研究的基礎工具、航天航空的必備載荷、生化武器的檢測裝備、高科技產業的共性技術。這意味著,如果掌握了質譜技術的核心技術,就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據zion market research的報告,2015年全球質譜儀市場規模為49億美元,2015年至2021年預計全球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90%。而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測算,2018年至2026年全球質譜儀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70%。
具體到禾信儀器看,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從3838.75萬元穩步快速增長至1.35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6.91%。
目前,禾信儀器是國內少數全面掌握電噴霧離子源、電子轟擊離子源、真空紫外單光子、離子探測器、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等質譜儀核心技術,并堅持正向開發的企業之一。
通過十余年的研發積累,禾信儀器構建了質譜研發、生產、測試、售后服務、品質控制及應用開發的整套技術創新鏈條,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成果向產業化應用轉化的技術創新能力體系,包括技術頂層設計能力、產品規劃設計能力、產品創新優化能力等。
據禾信儀器招股書(申報稿)稱,報告期內,公司已實現產業化銷售的產品包括spa-ms系列和spi-ms系列,主要針對環境監測領域。同時,在環保及醫療健康、食品安全領域,禾信儀器已形成ac-gcms-1000、cmi-1、dt-100、api-tofms等研發樣機。
來源:蝦證券泄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