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南京創新周,人工智能堪稱第一關鍵詞:中國人工智能峰會(cais 2019)、全球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峰會、人工智能高峰論壇、人工智能產業峰會……多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論壇與主題報告,使得創新周成為人工智能行業思想和技術的秀場,這背后,是南京的不懈努力——搶占先機,打造產業地標,立志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引領性城市。
四成企業引入人工智能
“傳統醫生做移動踝關節手術,需要170個案例才能積累足夠的經驗,但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像蛇一樣在人體內自由移動,協助他們完成手術?!卑拇罄麃啓C器人視覺中心研究員安佳麗表示,這項實踐將手術成功率從90%提升到95%。
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歷經60余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再次迎來發展高峰。創新工場總裁兼合伙人陶寧認為,當前我們正處在人工智能發展的第四波浪潮,即全自動智能化,從智能倉儲、智能制造,到無人駕駛、智能農業,人工智能重塑了各行各業的形態。
“過去應用在制造業的機器人只需要完全執行人類編好的程序指令,但現在他們需要走出工廠,來到更加復雜的環境,通過學習具備類人能力。”美國斯坦福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奧薩瑪·哈提卜說。
在sk集團中國區總裁吳作義看來,隨著5g的到來,人工智能會較早在智能網聯車上得到大量應用。他介紹,當前的ai突破性發展得益于算法、數據、算力三大要素的多年積累,ai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依賴于芯片技術的持續突破,半導體將是新一輪ai浪潮的底層驅動力。
微軟大中華區人工智能暨數字化轉型總經理趙質忠認為,當前只有38%的中國企業正式開啟了人工智能之旅。到2021年,人工智能將為中國企業的創新力、生產力、競爭力帶來超過兩倍的提升。
投資增速放緩,更需跨界合作
戴上ai眼鏡,你看到人臉的同時,還可以顯示他的性別、年齡,如果和相關大數據相連,甚至還可以獲知這個人的職業、婚史、犯罪史、購物習慣、愛好、健康狀況等詳細信息。只需“一眼”,你就能“看穿”對方。
這不是未來,而是南京創新周科技展上的一項展品。展出公司說,這款產品正在公安系統試點,已經有警察戴著ai眼鏡上街巡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認為,以就業、隱私為主的公共安全,基于知識和數據的算法偏見,以無人駕駛為例的責任承擔,以個人數據控制為主的人權保障,構成了ai倫理的四大風險。
從數據上看,全球范圍內關于人工智能的整體投資增速早已放緩,說明資本對于這一行業態度愈發冷靜?!爱a品形態并不能完全代表前景,整體業態是否有序、規范,產業鏈是否完整、清晰,是我們更加看重的要素?!毙清Y本創始合伙人楊歌說。
當下資本的熱情收縮,并非壞事,人工智能行業可以專注于做好內功,其中最重要的是打破國界和行業、學科壁壘,建立平臺集聚各方研發資源,合力推動行業發展。
開源,成為南京創新周上的熱詞之一。在開幕式上,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祎呼吁廣泛開源,把不同國家、不同單位、大學、科研院所、公司等,用相同的機制聯結在一起。
“小米在去年正式開源移動端的深度學習框架mace,如離線語音識別項目,讓所有研究人員可以在云端享受研發的樂趣?!毙∶准瘓F副總裁崔寶秋說。
用頂尖人才,做引領城市
cais 2019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明提到,南京對ai產業的發展布局、南京智谷的建設等,都為南京打造ai地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京創新周人工智能唱主角,再次彰顯南京將人工智能打造為產業地標的雄心。在世界各國以及國內各城市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的浪潮面前,南京有什么底氣?
南京每年20萬名大學以上學歷畢業生中,相當一部分從事與人工智能相關聯的領域;去年,南京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6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億元。在多家研究機構關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城市排名中,南京都位列前十。
“南京正在逐步完善人工智能的產業集聚,我們周邊的企業分別處在產業鏈的不同階段,形成了協作效應,這是我最看重的產業生態?!蹦暇┠栔悄軝C器人研究院董事長洪覺慧說。
目前,南京已引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等一批人工智能領軍人才,打造了南京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創新研究院等約40家高水平人工智能新型研發機構,通過孵化和引進等路徑,集聚上下游企業150多家,如地平線、創世科技、科大訊飛等,涵蓋了人工智能基礎支撐層、技術產品層和引用示范層等多個領域,在智能軟件、智能傳感器、智能芯片、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優勢。
南京還重點培育了一批人工智能的高新園區和眾創空間,建設了一批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和技術支撐平臺,基本形成“一帶引領、兩極支撐”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空間格局。
南京市市長藍紹敏在峰會上透露,南京市委常委會已通過《人工智能產業地標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南京人工智能的核心產業規模將達1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1000億元。(董 翔)
來源:華夏經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