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413 >
浙江在線杭州6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盧一)一只只3d打印出來的“章魚”,在“泳池”中擺動觸手,隨著光影不斷舞動……這是由金華市環城小學創客社團的同學們在一堂stem公開課上帶來的即時創作。從結構的搭建到程序的分裝,同學們在授課教師曹劍的帶領下,完成了人工智能教學的生動一課。
6月25日,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教師培訓與教學研究活動在金華市環城小學展開,這一堂趣味生動的創客公開課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活動由浙江省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智慧教育分會主辦,金華市婺城區教育局、金華市環城小學承辦,來自金華及省內其他地市的150余名教師參與活動。
活動期間,中科院信息技術應用研究院、浙江師范大學智慧教育研究院、浙江省青少年人工智能技術水平測試指導中心聯合為金華市婺城區授牌,將該區授為“青少年人工智能技術能力培養教育實驗區”。
550 367 >
婺城區教育局副局長錢勝軍在接受授牌后表示,婺城區將以“授牌”為契機,在后續的工作中高度重視研究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婺城區教育變革創新,提高婺城教育教學質量。
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趙杭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浙江教育現代化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設立“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區”是浙江省在教育現代化、人工智能教育實踐方面的新探索,婺城區是第一個,接下來還會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做進一步的拓展。
趙杭生說,我們期望以機器人教育教學為突破口,來進行人工智能教學的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變原有的“負擔性”學習為“動力性”學習。最終在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中,通過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通過人工智能來促進教育教學方法的變更,來引領教育現代化。
550 413 >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