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聯想的堅持與野望
2019-06-24 17:22來源:觀點科技
原標題:人工智能,聯想的堅持與野望
從siri到alphago,經過近10年的發展,人們對人工智能已經非常熟悉。這兩年智能+在各行各業的落地將人工智能的發展推上了一個又一個新高峰。尤其是各大玩家將物聯網部署規模進一步擴大之后,更多行業和企業借助ai技術實現了快速創新,5g的落地更是給ai技術的發展帶來廣闊的想象空間。麥肯錫報告顯示,隨著科技的進步,到2030年全球將有多達8億人工作崗位可能被自動化機器人取代,將有眾多就業崗位會消失。
由此來看,一個由ai技術驅動的新社會正在逐步形成,“得ai者得天下“已經不再是一句戲言。因此不少科技企業加碼ai,國外有谷歌亞馬遜發力已久,國內有百度高調入場。而在ai技術方面,還有一家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聯想。
一直以來,聯想給用戶的印象都是pc王者,有時會莫名其妙被營銷號拿來和華為做芯片炒“cp“蹭熱度。但在ai技術方面,聯想具備著華為小米等廠商沒有的優勢,低調的完成了自己的布局,走上了國際舞臺。
業內人士都知道,ai技術的迅猛發展主要得益于計算能力、大數據和算法上的突破,推動ai技術廣泛應用至各行業。聯想是少數能統一利用數據、計算力和算法智能化要素的巨頭,在商用物聯設備、通信網絡資源、大數據平臺等領域也有強大的技術儲備優勢。這些積累形成強大合力,讓聯想開辟出一條人工智能之路。
比如,在數據方面,聯想擁有全球最廣泛的終端產品組合,在全球擁有5億多臺智能設備、9大數據中心、3000多臺服務器,數據總容量達16pb,這形成聯想在大數據挖掘和分析上的先天優勢;此外目前聯想還擁有國內最大的制造企業數據集群。在計算力上,聯想擁有領先的超算構建能力,能夠為數據智能業務發展提供強大計算力保障。
在算法方面,聯想構建了企業人工智能私有云平臺,該平臺集數據處理、算法模型的開發供給、算力資源管理和應用服務于一體,可以實現數據與各個行業的知識、經驗與流程相結合,形成覆蓋人工智能的開發、部署、運行與運維全業務流程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任何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ai人才的培養,目前大多處在初級階段。聯想在ai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也不遺余力。2017年,聯想就舉辦了“中國有ai · 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大賽項目涵蓋了智慧醫療、智能監測、行為識別、云計算和大數據等多個領域。通過這次大賽,聯想發掘了大量ai人才和前沿科技,激勵了中國青年科研和創新實力,為中國ai事業增加了后備力量。此外,聯想還結合ai行業需求和聯想自身的資源,成功助力優秀項目商業化。
在ai的投資布局方面,聯想也充分證明了其在ai技術方面的敏銳洞察。近日發布的 “2019人工智能產業獨角獸top50”顯示寒武紀、曠視科技入選“人工智能產業獨角獸”,aibee入選“人工智能產業準獨角獸”。而這些都是聯想創投投資的企業,涵蓋了機器視覺、ai芯片、ai+零售等重要的ai技術。尤其是寒武紀,是全球第一個成功流片并擁有成熟產品的ai芯片公司,擁有終端ai處理器ip和云端高性能ai芯片兩條產品線的優勢。這些企業在ai領域均具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力,具備與產業進行融合的能力,并進行了充分的實踐,助力產業升級和變革,將全面助力聯想進一步搶灘ai時代。
聯想等早期入局者努力沒有白費。以聯想自身的ai落地項目為例,聯想已經通過自身大數據平臺即相關ai解決方案,助力上海某鋼鐵集團建立智慧供應鏈,每年節省節約成本近千萬。智慧醫療方面,e-health智能醫療圖像輔助診斷解決方案,在降低腫瘤漏診率的同時實現有效的腫瘤早診早治。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