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鎮南文字村,馬鈴薯收獲機正在熱火朝天地工作。
“自從用了這馬鈴薯收獲機以后,再也不需要雇人刨了,省時省力又省錢。”6月20日,萊蕪區苗山鎮南文字村村民張家國看著正在田地里工作的馬鈴薯收獲機興奮不已。張家國告訴記者,自己從事農業勞動已經40多年,家里有6畝地,以前到了收獲的時節,一畝地需要雇六七個人干一整天,6畝地需要花費3000多元人工費,自從有了馬鈴薯收獲機,人工費省了,6畝地的活不到半天就干完了。
“我們合作社今年承包了300畝地種植馬鈴薯,現在到了收獲的時節,一畝地完成收獲只需要20分鐘,每畝地能產2多公斤,300畝地一周就可以完成收獲,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能為下一步種植玉米爭取充足的準備時間。”萊蕪區興雷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興雷說。
據了解,目前萊蕪區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機械化程度很高,全區3萬多畝馬鈴薯已經達到了全程機械化生產,大蒜、生姜等農作物的機械化生產正處在推廣階段。
來源:大眾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