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工博會開展機器人占一半 工業機器人為何這么熱?
6月13日-15日,中國(成都)國際現代工業技術博覽會在成都開展。在行業內,這個專業展會被簡稱為成都工博會。今日,博覽會正式閉幕,吸引過萬名專業人士進場參觀。
成都工博會引進于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施耐德、大眾、豐田、東風等行業大咖是常客。
本屆博覽會規劃總展出面積00平方米,展位數達2個,同期還有系列高峰論壇活動。今年最熱的展位是工業機器人。展廳中,工業機器人參展商占比約為三分之一,參展面積超過總面積的一半。
為何這么熱?勞動密集型工廠招工不易
成都工業機器人熱早有苗頭。今年一季度成都經濟運行數據里,工業產業增長最快的行業就是工業機器人,增長4.6倍。
△展會現場
“在轉行前,我們調研了很多行業,發現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難。”成都凱景機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公司,今年初才起步運營,在此之前,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機床制造,公司總經理周明告訴記者,由于公司一直與制造企業有業務往來,感受到“招工難”趨勢,開始進軍工業機器人。調研后,公司與西華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目前已經完成數個項目。
現場,發那科是最熱點位之一,不時有企業帶走資料。就在幾天前,6月13日,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簽約新津,落戶成都。發那科集團是世界上唯一一家由機器人來生產機器人的公司。
此次簽約的發那科中國西部工程研發及新技術應用推廣中心,將主要針對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等當地優勢支柱產業,開展工業機器人在生產自動化和制造應用方面的推廣、展示、研發、培訓,提升成都以及中國西部智能制造產業技術水平。
為何落地成都?公司總經理錢暉就談到成都制造業,“近幾年來,四川及成都經濟發展迅速,制造業突飛猛進,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的需求很大。”
哈工大機器人也亮相成都工博會。工作人員朱橋告訴記者,集團在崇州有一家“我耀機器人”公司,專門生產工業機器人,目前已完成廠房規劃,近期就將搬入運營,“這幾年機器人需求很大。”
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嗎?專家稱成本上仍缺競爭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曾提出,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人工智能,主要特點是超大容量存儲、計算擺脫人工控制。帶來什么?姚洋提出,“推高就業的技能要求,未來三十年里,ai和自動化將替代中國1.8億的就業崗位。”
那么,工業機器人替代工人現狀如何?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目前人工智能=人工+機器智能,還需要創造人與ai協同工作的環境,在ai時代仍然需要工程師與工匠的經驗,“目前對大多數中小企業,用機器換人在成本上仍然缺乏競爭力。對于大企業來說,也并非所有工作崗位機器會比人干得更好。”
“什么時候需要機器換人呢?現在勞動力成本在上升,勞動力不足需要利用機器,但是買一個機器人回來,還是要編程的。現在已經有智能機器人,像圖上的機器手臂,事先不需要編程,看到旁邊的人手怎么動,他就學習怎么動。訓練的過程中,他自動就可以編程了。”鄔賀銓表示,機器人需要針對所在工序崗位的要求進行編程才能使用,需要企業有熟悉軟件架構與編程人員協助,“在企業有多條生產線且同工序的崗位很多的情況下才合算,即一次編程可服務于大量機器人。”
“利用云端大腦可統管一群機器人, 省去對各個機器人配置復雜控制系統。智能機器人在訓練后會自行編程,但目前僅適應并不復雜的工作。”鄔賀銓表示,對于危險、有害、工作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的工作崗位,使用機器人具有明顯的社會意義,“但并不是所有的崗位,機器人都是能勝任的,大概只有49%不到的崗位是可以用機器人來取代的,其他更多的崗位還需要人。”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