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vr硬件設備出貨量的增加,vr顯示面板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顯示行業供應鏈研究咨詢機構dscc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用于虛擬現實(vr)的顯示面板的出貨量將在2022年首次達到千萬塊級別。今年預計共有1580萬塊面板進入vr應用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多數vr頭戴設備使用的是lcd技術。剛剛在中小尺寸面板營收上首次超過lcd的oled,在vr市場似乎“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在這波產業大潮中缺席了。
lcd占據主流位置 低成本和體驗是重要因素
從當前vr市場的應用情況來看,lcd顯示屏牢牢占據主流位置。根據idc的數據,2021年全球vr頭顯出貨量達到1095萬臺,突破年出貨量1000萬臺的行業重要拐點,其中oculus的份額占據了80%。
記者了解到,采用lcd顯示屏的oculusquest 2扛起了市場銷售的大旗,上市一年多時間銷量就達千萬臺,而pico、dpvr、htc等企業的新一代產品也均采用了lcd顯示屏。在oled顯示屏方面,amoled和硅基oled(oledos)技術雖然各具特點,但這兩者并未在vr頭顯設備中被廣泛采納。
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從vr/ar硬件產品本身來看,成本的降低和用戶體驗的提升是最為重要的兩大因素。
據了解,一款vr/ar終端設備的硬件部分主要由處理器、存儲、屏幕、光學器件、聲學器件、殼料、輔料構成。其中,屏幕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首要因素,而高分辨率是vr顯示的核心要素。若屏幕分辨率不足,用戶在佩戴vr設備時,很容易出現不良體驗。
目前lcd是最佳方案 oled有望改變缺位狀態
事實上,2016年前后,amoled曾是vr設備生產商的首選,主要是因為其時延短的特點。但2018年以后,lcd技術的響應速度得到提高,而且lcd還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因此廠商開始向lcd傾斜。
cinno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劉雨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vr產品需要的像素密度較高,amoled受限于fmm精度,難以制作出非常高的像素密度,成本也較高。而硅基oled的亮度和像素密度表現都很好,不過,一方面,大面積硅基板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使用較小的硅片需要更復雜的光學設計,成本依然不低,主要用于高端vr產品。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顯示事業vr/ar bu總經理楊婷婷曾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玻璃基amoled受制于fmm工藝,ppi不高導致畫面顆粒感比較明顯;硅基amoled受光學鏡頭能力限制,硅片價格昂貴導致成本偏高,目前主要應用在高端vr產品上。“未來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硅基oled若具備成本競爭力,會掀起革命式的爆發。目前來看,lcd是極具性價比,而且產能可以得到保障的最佳解決方案。”楊婷婷表示。
未來,硅基oled有望逐漸改變在vr/ar領域的缺位狀態。cinno re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ar/vr硅基oled顯示面板市場規模約為6400萬美元。隨著ar/vr產業的發展和硅基oled技術的進一步滲透,預計至2025年全球ar/vr硅基oled顯示面板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19%。
中華廚具網 http://www.hoppeco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