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齊媛媛) 當前,我國工業正處于由高速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渡的過程中,國家已把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上升到戰略高度。為加快推動制造強市建設,全面推進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大連市從2017年開始設立“大連市智能制造專項”,并于今年升級為“智能化改造專項資金”,首度降低申報門檻,通過補助資金的方式,鼓勵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帶動下,我市工業企業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方面穩步提升。
據了解,設立大連市智能制造專項資金,重點用來支持和鼓勵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先后支持中遠川崎大型高技術船舶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大冶軸磨床數字化車間、大楊集團全球服裝智能化柔性定制工廠等19個項目。
通過實施智能化改造,企業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效果顯著。中遠川崎實施智能化改造后,生產效率提高2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17.5%,在鋼材利用率、全員勞動生產率、造船生產率、單位土地產能等方面都處于行業前列;大冷股份實施冷壓縮機智能制造系統項目后,實現制冷壓縮機關鍵零部件柔性生產和智能制造,縮短設計周期和交貨期,生產效率提高35%;同泰汽車實施自動化生產線改造,生產效率提高50%、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大連瑞光高速水刺復合法非織造布生產線項目生產效率提高20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30%以上,推動兩化融合發展。
同時,積極推進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亞明汽車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東軟集團、中遠川崎入選工信部2018年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美羅藥業、瓦冶軸、行健數控3家企業成為遼寧省工業電子商務試點企業。
大連市列入工信部和遼寧省貫標試點企業共計44家。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計有23家企業通過貫標認證,通過率達52%;遼寧省累計42家企業通過貫標認證,大連占全省通過數達54%。圍繞核電、船舶、軸承、機床、服裝、醫藥等十大優勢產業,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重點推進50家兩化融合示范企業開展“智能制造”、“雙創平臺”、“云平臺”、“工業電子商務”建設,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68.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47.5%,重點企業“雙創平臺”普及率達到72%。
在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方面,我市積極推進冰山集團、大楊集團、亞明汽車等一批龍頭企業加入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推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與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咨詢服務,加快建設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創新應用,帶動行業和產業集群發展。
冰山集團與昆侖大數據合作,建立冰山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賦能冷熱產業全價值鏈發展,已連接的工業設備數量10000多臺,部署幾十個面向特定場景應用的app,注冊用戶1200多個。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