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潘恩榮、阮凡,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司法與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郭喨在《浙江社會科學》2019年第5期刊文指出:本文力圖在《資本論》視域中重構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的"機器換人"問題,提出一種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和介入人工智能的研究路徑。但是基于"人機互補"角度從"勞動時間"概念看, "機器換人"的實質是"以機器運行時間替換人類勞動時間"而非"以機器(生產力)替換人類本身的勞動能力"。
關鍵詞:人工智能;馬克思主義哲學;智力勞動時間
作者簡介:
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潘恩榮、阮凡,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司法與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郭喨在《浙江社會科學》2019年第5期刊文指出:本文力圖在《資本論》視域中重構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的"機器換人"問題,提出一種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和介入人工智能的研究路徑。從《資本論》"勞動能力"思想角度看,機器換人爭論雙方的矛盾根源是,在"人機對立"預設下,思考機器是否以及如何單向度地替換人的勞動能力。但是基于"人機互補"角度從"勞動時間"概念看,"機器換人"的實質是"以機器運行時間替換人類勞動時間"而非"以機器(生產力)替換人類本身的勞動能力"。那么,對于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的機器換人而言,除了要批判"機器替換人本身",更要考慮如何確保"人"在各種智力勞動時間之間平滑轉換。這為重構"人類-人工智能機器"的關系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作者簡介
姓名:工作單位: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責編:張天昱)
相關文章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