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綜合能源服務轉型的幾種典型選擇
來源:童虎th作者:童虎2019-05-28 09:56:02
關鍵詞:
能源互聯網與綜合能源服務作為近幾年比較熱的一個領域,吸引了非常多企業的關注,也有很多企業進行了業務試水。最近國家電網“三型兩網”以及南方電網“五者三商”戰略定位,又將這一波浪潮推到了新的高點。
結合多年的實踐來看,企業走向這一領域的動因各不相同,因此戰略定位的決策也就有了差異,而這些不同的定位選擇反過來又決定了在這一新的領域應采用什么樣的商業策略。動因、定位、策略需要綜合考慮,才有可能少走彎路,有更大的可能取得成功。
1為已有產品尋找新的市場
受宏觀經濟影響,能源領域發展也開始趨緩,傳統的設備、軟件、服務等各類市場逐步萎縮,現有工程廠商、設備廠商、軟件廠商為了減少傳統市場下滑對業績帶來的影響,急需開辟新的領域。
例如,表計等二次系統提供廠家希望能夠以用戶側的銷售增長抵消電網側的采購下降;軟件廠商需要在大型發電、電網、供氣企業信息化項目逐步減少的時候找到增量配網、微網、售電與用能等新的業務來源;工程建設廠商需要在主網工程量顯著減少的背景下,找到新的收入來源。
針對此類企業,產品與服務內容并沒有什么變化,只是市場發生了轉移,因此他們更多的工作還是放在銷售工作上。但由于在近期綜合能源服務還看不到大規模的突破,用戶側消費此類產品的空間還很有限,因此此類轉型暫時會比較艱難,還有待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場景的創新與突破。
2在已有業務的基礎上擴展新業務
上述第一類廠商由于短期看不到突破,售電公司由于僅靠售電業務無法長期發展,為主網提供產品與服務的諸多設備及運維公司,均希望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做橫向多樣化拓展,而競爭性的綜合能源服務提供了這種可能與希望,所以吸引了他們的加入。
但大多數的新業務擴展其實并不新,這些業務大體上在市場上已經存在,只是轉型企業原來并不熟悉它們。
雖然用戶側的能效、售電、代維、it等業務空間還是不錯的,但需要看到都已經是“紅海”了,如果沒有殺手锏,紅海中的競爭還是很殘酷的,即使通過收購策略可以快速起步,但也看不出來是否可以做大做強。
3探索新業務、新產品與服務
1)供能側分布式風、光、地熱、燃氣等多種能源的綜合利用;2)用能側電、熱、冷的多能協同;3)源、網、荷、儲、充、微網等多種用能環節的梯次優化;4)增量配網改革;5)售電;6)能源物聯網等等,能源互聯網存在多個大類,無數小類的創新領域,更多的企業在通過示范工程、試點與創業項目探索這些業務的技術與經濟可行性。
這種探索雖然呈現了一幅非常吸引人的畫面,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新業務的發展嚴重受限于技術與政策上的進步,脫離現實發展實用的規模化業務難度很高。
首先,只有用戶與服務商需求的多元化,業務場景持續增加的背景下,才能沉淀出足夠多的公共服務、組件,催生標準化數據模型與物聯接入協議,使得標準能源物聯網平臺的打造成為可能。其次,只有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服務生態的完善,數量眾多分布式能源和小、微網才可以得到更加高效、有效的管理。第三,只有不斷深化電力市場改革,使得源、網、荷的互動更加充分,才能讓系統經濟性更好。最終,風光儲充用能源技術的商業化,冷熱電孤立系統的打通融合,離不開現有體制的突破與創新。因此先老老實實做好實用化的服務,以此牽引互聯網新技術與能源系統的融合,然后守時待機,等待能源技術的商用化,才能最終形成整合專業服務、信息網絡與能源系統的未來態“能源互聯網”。
4探索新機制、新模式
淘寶上賣的商品雖然沒什么新意,都是生活當中要用到的吃、穿、用等方面的用品,然而阿里巴巴顛覆了商品銷售的傳統渠道,實現了由線下到線上的大規模專業,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能源互聯網與綜合能源服務涉及的用戶終端、產品與服務繁雜,專業性又強,也存在提供類似淘寶的平臺服務機會。
01平臺型服務類型一:綜合能源服務運營商
一端打造平臺,接入用戶;另一端,建設生態,引入合作廠商;平臺企業通在綜合能源服務價值鏈環節進行創新,有效地將廠商與用戶連接在一起,重構原有商業模式。
01平臺型服務類型二:能源物聯網平臺運營商
整合傳感、邊緣側、通信、云與大數據平臺等各個方面,打造能源物聯網基礎平臺,為各類it開發者和用戶提供api、開發工具與環境,支持快速打造適應多類場景要求的產品與應用,發展app商店類型的平臺生態。
01平臺型服務類型三:電力交易平臺運營商
一端打造平臺,接入購電用戶;另一端,引入零售商;平臺撮合零售電力交易,讓用戶能夠方便地選擇套餐,開展用電權轉移交易,讓市場更加活躍,流動性更強。但是這一模式依賴于批發電力市場的建設,只有批發市場健全,零售平臺運營創新才有機會。
01平臺型服務類型四:能源系統運營商
在傳統能源網絡之外,增量配網、微網、車聯網、用戶與園區側的泛能源網絡如果能夠大規模有效管理,那么將可以創新發展面向此類系統的新型能源系統運營商,負責投資、運營、管理此類系統,并為用戶提供供能服務。
實事求是的講,由于技術的成本限制、電力市場建設不完善、政策機制的不健全,以上4種平臺型定位只有第一種,即綜合能源服務運營商目前值得一試,其他的還需要等等看看。
由于能源領域的重資產屬性與專業性,承擔得起創新與創業成本的企業要遠少于傳統互聯網領域,人才的培養也要難得多、時間也要長得多,所以企業在面向綜合能源轉型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在對行業發展趨勢有個判斷之后再下決定。
綜合能源服務最主要的是落地,為進一步推動電力企業綜合能源服務的轉型與實踐,為綜合能源服務行業發展出謀劃策,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國網雄安金融科技集團)聯合北極星電力網攜手主辦“2019綜合能源服務專題培訓第三期(天津站)”考察活動。此次培訓聚焦綜合能源服務應用與實踐過程中的難點與問題,充分探討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現狀及案例、智慧園區與多能互補、微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等課題,邀請行業專家、學者以及實戰經驗者給予培訓授課,結合企業需求解決實際問題。參會學員還將一同走進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中心,參觀學習以智慧能源支撐智慧城市發展。
來源:北極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