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如何破解?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還有哪些新“福利”?5月27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李強、池宇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走進省政風熱線節目,回應百姓關切。
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于去年10月份組建成立,是省政府分管工業和信息化的部門。李強介紹,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要有發展先進制造業、優化經濟結構和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兩項職能,為百姓生產生活提供高品質產品。比如正蓬勃發展的智能機器人產業、移動支付和5g通信技術等都在其服務范圍之內。
節目中,很多觀眾關注到無人駕駛。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無人駕駛技術正加速從研發走向應用,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多。“為什么要無人駕駛?”“無人駕駛真的能讓我們放心嗎?”節目中,有觀眾發出疑問。
“根據現在統計的數字,全球每年有上千萬起交通事故發生,其中93%左右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池宇解釋,最危險的是很多人有不良駕駛習慣,比如疲勞駕駛、酒駕等。無人駕駛能夠把我們從駕駛當中解放出來,減少很多不可測的因素。
實現無人駕駛,除了技術要求,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建立也至關重要。池宇介紹,《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提出到2022年,江蘇將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5項以上、地方與行業標準20項以上、團體標準30項以上,爭取參與制定5—8項國際標準,基本建成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標準體系。
江蘇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有非常好的環境。池宇介紹,江蘇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部緊密合作,在無錫建立國家智能交通的綜合測試基地,在常州建設了國家智能商用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蘇州、鹽城也正在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的測試基地,為需要路測的研究機構和車廠提供服務和支持。
“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比較遙遠,但在特殊的場地、封閉的區域內,可以很快實現無人駕駛。”池宇說。去年,全球首個城市級的車路協同平臺——車聯網(lte-v2x)城市級示范應用重大項目在無錫正式啟動。5月中旬,工業和信息化部復函省工信廳,支持創建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接下來,江蘇將出臺智能網聯汽車的行動計劃,包括制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先導區的方案,加快推動車聯網產業發展。
我省已有新能源充電樁6.2萬個
當前,新能源汽車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但在推廣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現實矛盾。許多車主向節目反映充電樁質量參差不齊、閑置、充電位置被占用等問題。“江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非常快,需求也比較大,全省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是13.2萬輛,充電樁有6.2萬個。”產業轉型升級處處長盧載貴介紹。
如何解決需求缺口和閑置浪費?“不光要建得多,建得快,更要科學規劃,精細管理,保證充電設施物盡其用。”盧載貴表示,要加快充電設施在全省范圍內的規劃布局,進一步規范充電樁的建設運行,增加充電設施的數量、提高充電質量。最關鍵的是解決充電設施少的問題,目前正在推進充電設施進小區,讓車主有自己的充電樁。
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平臺建設,助力中小企業融資
節目互動環節,網友“貝貝”提問:“我創辦了一家小企業,效益不錯,但資金比較緊張,周轉周期較長,解決融資難有新的舉措嗎?”中小企業局局長韓立春表示,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省政府成立了中小企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發揮牽頭作用。通過加大融資擔保體制建設,落實中央和省關于融資降費政策,擴大擔保公司對于小微企業的服務能力。各市也正在推行資源綜合利用平臺建設,把一批優質企業列入白名單庫,分批推給金融部門,供其跟蹤、比對和服務。“更重要的是要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高他們的市場競爭力,更好獲得金融部門支持,實現持續的發展。”韓立春說。
節目尾聲,李強表示,將認真梳理觀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解決并落實到位,盡可能給出滿意的答復。希望社會各界繼續關心、支持、監督工作,共同推進工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胡蘭蘭
來源:新華報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