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新聞網訊 (吳淑娜 記者 諸麗琴) “這款最新的在線式智能噴膠機器人,全球排名前十的手機攝像頭廠商,都是其客戶。”昨天上午,常州銘賽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李長峰向記者展示了最新一款基于ccm攝像頭行業、半導體封裝和smt最新點膠工藝要求開發的機器人。
據了解,銘賽去年推向市場的這款新產品,集成了底部加熱、自動稱重、自動清膠等多種功能模塊組合,能進一步提高攝像模組噴膠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良率和系統穩定性。
“以手機組裝為例,很多工序需要用到機器人,隨著手機越做越薄、邊框越來越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攝像頭后面的縫隙大概只有0.1mm,對噴膠機器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李長峰透露,僅這款新產品,銘賽去年就申請了25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1件。今年,研發團隊又升級了這款產品,還將繼續申請10余件專利。
成立于2008年的銘賽機器人,是“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的重要科研成果轉化基地。作為國內領先的點膠、微點焊、焊錫及智能生產線等自動化設備供應商,致力于個人媒體終端關鍵部件及半導體領域的連接、裝配、檢測等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銷售。2018年,企業實現銷售超億元。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技術及應用是創新發展新優勢的“必爭之地”。如何讓“明珠不蒙塵”?銘賽成立之初,就運用知識產權尋求保護。
然而,由于產品初期技術含量較低,申請專利也較為零散,效果并不明顯。2013年前后,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銘賽逐漸建立完整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探索形成了一套專利布局策略:將專利申請前置,邀請專利合作伙伴參與新品研發立項探討,提前謀劃專利布局;針對一個產品申請一系列專利,成為一個專利群,對前瞻性技術進行提前“圈地”。
“專利群打破了單件專利在技術保護上的局限性,有效實現對創新成果的全面保護,能增加競爭對手規避專利的難度,進一步提高專利防御力,確保企業的研發優勢地位。”李長峰打了個通俗的比方,“專利申請越多,保護網越嚴密,為競爭對手設置的壁壘越多,越有機會通過知識產權搶占發展制高點。”
知識產權牽起了銘賽機器人發展的“微笑曲線”。截至目前,銘賽在核心控制技術、關鍵零部件設計及實現方法等方面獲得授權專利115件,其中發明專利35件,還有60件專利正在受理。2016年,銘賽獲評省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貫標績效評價優秀企業;2018年,承擔省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重點項目,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不僅如此,銘賽還化身“知本家”,成為專利“食利者”。李長峰告訴記者,2017年,企業將一款自主研發的“釀酒機器人”專利,轉讓給福建一家企業,獲得轉讓費350萬元。“這筆轉讓費用,又馬上投入到知識產權工作中。”
來源:武進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