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目前在財務管理的運用,主要解決的是財務票據的“人工錄入”痛點。但面向未來,業界顯然抱有更多期望。
浙江財經大學經濟與國際貿易學院教授謝作詩認為,財務共享中心、代記賬等方式除了有效解決人工財務的痛點之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企業的組織形態。
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羅遠軍也持類似觀點,他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智能化設備。這些設備將替代人工,顛覆現有業務處理模式,成為新的信息采集者、業務驅動者、信息輸出的管理者等角色,逐步滲透到各項工作中。”
每刻報銷首席產品官周軍贊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完全可以為財務行業的多個應用點提升效率,發票識別只是其中的一個應用。
一些業界人士認為,智能財務的出現還將助力企業經營擴張與價值創造,例如加強集團對所屬單位的集中管控,推動向下放權。
上海舒問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俊鉭分析說,標準化的財務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實現經營規模快速擴張。此外,由于價值創造是當前企業實現科學發展、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業財融合有助于避免部門之間產生分歧,引導其共同關注企業的價值創造。
那么,財務人員在這場人工智能變革中又該如何自我定位呢?在黃俊鉭看來,智能財務的出現能讓財務人員聚焦于更高價值的財務活動。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