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來的傳統農耕場景,如今更換成指尖輕輕一動,無人機就騰空而起,按照規劃路徑往麥田、菜地噴灑農藥。
當下正是小麥生長重要時期,山東省即墨市華山區小麥田里,一位植保無人機飛手手指輕輕一按,10分鐘工夫,十幾畝的小麥輕輕松松就打藥完畢。一架無人機一小時可以完成60-90畝,效率是人工的40倍。除了省時省力,無人機噴灑農藥還能減少人工打藥的漏噴、重噴現象,減少近一半的農藥用量,讓農業生產更綠色。
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智能化農業服務也吸引著一大批有文化、有情懷的年輕人。6年前,為了讓父輩們干農活更省力,天麒科技ceo楊凌和一群“80后”“90后”農業科技創業者走到一起,開始和農業打起交道,讓天麒科技研發的植保無人機飛到了田間地頭。
植保神器:畝均可節水80%、節藥30%-50%
我國擁有18億畝基本農田,每年需要大量的農業植保作業。過去,傳統農藥噴灑設備常出現跑、冒、滴、漏情況,容易經呼吸道或皮膚黏膜吸收導致中毒。植保無人機具有節本增效、減少污染等特點,減輕了農藥對噴灑者的身體危害,緩解了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順應了農業全程機械化的要求。
楊凌告訴筆者,“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幾乎每種農活他都干過,可家人唯獨不讓他打藥,因為村里人打藥時暈倒在田里的事情時有發生。”從2013年創立天麒科技到現在,“80后”的楊凌一直將“科技服務三農”作為自己的創業信念,立志讓傳統植保的弊病逐漸消除。
植保無人機替代人工作業帶來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可以實現“人藥分離”,保障農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由于采用超低空作業,在作業時向下的下沉氣流可使噴灑漂移減少、農藥沉積率增加,從而極大降低作業環境空氣中的農藥含量,減少污染。此外,無人飛機旋翼產生向下的巨大旋力,推動農藥霧滴對作物從上到下進行穿透,均勻散落于植株各個部位,在大幅減少農藥用量的情況下還提高了防治效果。
楊凌說,他們曾做過一次田間測試:一片畝的麥田,人工打藥需要2個月,使用無人機則只需1天。相對于人工背負式藥箱噴灑,植保無人機作業節水80%、節藥30%-50%、節肥約20%。也就是說過去人工打藥,一畝地需要半小時、15公斤藥水,現在只需1分鐘和半公斤藥水,作業效率是人工的40倍以上。
農業服務:給更多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
如今,天麒科技通過在全國多地開展無人機植保服務,農民對于無人機植保的態度已經從過去的懷疑轉向了認可。目前公司在四川、山東、安徽、遼寧、臺灣等地開展了一系列試點作業,服務作業面積已達610萬畝。
天麒科技市場負責人時超認為,這得益于他們的無人機噴灑高效、操作簡便、結實耐用。“四川邛崍的一位農場主,自營農場面積近4000畝,往常植保人工服務開銷約16萬元,農藥費用約32萬元。2017年自購2臺無人機及配套設備,采用無人機作業,節約農藥費用6萬元/年,植保總成本節省近20萬元,1年就收回無人機采購成本。”
無人機給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安徽廬江的一個飛防作業隊,2017年購置5臺植保無人機,全年開展植保服務87天。共計完成大田植保作業7.3萬余畝,收入約70萬元;完成經濟作物作業0余畝,收入約13萬元。部分作業攜帶藥劑,可收取藥劑費用,除去飛手支出等,接近30萬元。
天麟科技有著6年行業應用級無人機產品的研發生產經驗,擁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技術專利超過100余項。2017年研制的“智能植保無人機及作業系統”被認定為當年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首臺產品。2019年推出了16升超大載藥量的機型?v03,并在今年3月初通過了農機新行標的全部項目檢測。
“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加上政府對優質農機的扶持補貼,就是一種最有效的應用推廣。”楊凌和時超都堅信,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受益于無人機應用。
“無人機+”:農業解決方案與職業化紅利
天麒科技也致力于智慧農業解決方案的開發。他們與曙光集團、中國航天共同打造的“地?空?天”一體化智慧農業解決方案,通過衛星遙感、農機自動化、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輕松獲得耕地質量、作物長勢情況、農場產量、作物災害評估等數據,實現農業生產無人化、農場管理數字化和智能化。
憑借在農用無人機行業累積的技術、市場經驗和強大的供應鏈資源,天麒科技除了投身于農林植保行業,同時為林業、電力和應急等行業提供以無人機創新技術為基礎的解決方案。
2018年,天麒科技成功參與四川省73.8萬畝森林松材線蟲疫區的識別和定位。不久前還牽頭成立了四川省應急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航空應急專委會。
“無人機的應用場景隨著今后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的越發強大,將更為廣闊。”天麒科技無人機事業部負責人陳達對此信心滿滿,但他同時表示,“目前市場上無人機應用領域的人才十分緊缺。”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