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外展商談中國工程機械:世界工廠變身“智造”先鋒
中新社長沙5月18日電 題:中外展商談中國工程機械:世界工廠變身“智造”先鋒
作者 付敬懿
資料圖:工業類機器人自動演示作業場景。 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正在舉行的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上,1150家全球工程機械企業攜最新技術成果和產品亮相。同場“比拼”之余,一些中外展商也話起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
“我們告別了追趕式創新”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工程機械市場還是“洋品牌”的天下,工程機械行業曾一度被認為缺乏創新、安全隱患頻發,客戶被迫花高價購買昂貴的進口設備。
“某種意義上,我們由過去的學習、追趕型創新,轉變為引導、引領型創新。”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說。
德國寶馬展被譽為全球工程機械界的“奧斯卡”。中聯重科2004年第一次參展時,展位只夠擺下四五臺設備,而那幾臺好不容易運去的設備,最后也沒能賣出去。
如今,中聯重科在海外布局的服務機構和生產基地不僅覆蓋了五大洲,其起重機還開進了南極,50多萬臺工程機械設備運行在全球各地。
成立于2007年的中國鐵建重工,拒絕了在起步階段嘗試和海外企業合資生產的建議,從零開始研發隧道掘進裝備。畫出的數十萬張圖紙,換來一個個國產首臺(套)設備陸續下線。
2017年,中國鐵建重工首次進入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就在當年,中國隧道掘進裝備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從10年前不足20%躍升至90%以上,占全球市場份額三分之二以上。
“中國隧道掘進裝備的各種性能、技術,已全面超過海外同類產品。”中國鐵建重工董事長劉飛香說,工程機械行業已成為中國少數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之一。
“不再是世界工廠,是合作研發者”
作為世界工程機械的制造大國,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體系不斷完善,一大批自主知名品牌的產品已覆蓋20大類上萬個型號,成為工程機械產品類別、品種最齊全的國家之一。
“過去十年中國制造的產品質量飛速提升,這也是我們前來參展的原因。”美國凱斯亞洲、中東與非洲大區工程機械產品總監matteo calo說。
此次美國凱斯長沙參展,多位高管攜帶最新款概念裝載機等明星產品亮相。凱斯工程機械(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霖表示,中國工程機械配套生產能力和水平很多已接近或超過國際水平,下一步凱斯將更多地選擇和中國供應商合作,加速本土化進程。
韓國現代重工中國投資公司工程機械事業本部本部長李京駿,在華工作已有十余年。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說,“我帶來了中國、韓國兩個研發部針對新農村建設共同研發的產品。”
“中國早已不是‘世界工廠’,而是在研發、消費上都很重要的市場。”李京駿說,未來中外企業間將更多地以聯合體模式強強結合,攜手改進產品促進出口。
尋求合作,也是這次眾多海外工程機械企業參展的愿望。全球領先的高空作業平臺及伸縮臂叉裝車制造商捷爾杰公司亞洲區總監吳小路說,捷爾杰渴望挖掘商機,加大力度尋求新的合作伙伴。(完)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