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 >
“2022年全球物聯網業務規模將超過2550億美元,而中國將占據其中近1/4的份額,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落地在張江的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今天投入運營,在啟用現場,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柯睿杰的一番話透露出這家跨國公司對于中國市場未來發展的樂觀態度。
這家實驗室總面積達到2800平方米,是微軟全球第四家,也是截至目前規模最大的一個,目前已經吸引到首批3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初創公司入駐。跨國巨頭的落子有望為整片區域的創新按下加速鍵。
平臺賦能,精準提升研發效率
據微軟全球人工智能和混合顯示商業拓展負責人米斯拉(rashmi misra)透露,自3月中旬開啟首期招募以來,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收到了近300家企業、合作伙伴的申請,最終挑選了30家作為實驗室的首批賦能企業。這些企業既包括大型跨國企業、也有成長迅速的初創公司,其應用場景廣泛涵蓋了制造、零售、醫療、金融、城市建設等多個熱點領域。
未來3到6個月內,入駐的企業將得到微軟的全方位支持,包括實驗室提供的硬件及軟件資源、微軟云服務資源,接入微軟生態系統與大中小產業資源實現聯動等。與此同時,張江集團也會提供一系列的創新及投資服務。
作為首批入駐實驗室的企業之一,鈦米機器人在張江已累計研發、生產近10款醫療服務機器人產品,是估值接近10億美元的“準獨角獸”企業。公司創始人潘晶告訴記者,鈦米的醫療機器人項目入駐微軟的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后,將利用微軟的機器學習和機器視覺技術,實現手術機器人的智能物流配送,“借助微軟云的平臺資源,我們可以精準提升研發效率,為創新按下加速鍵。”
柯睿杰表示,微軟作為實驗室運營方在浦東新區落地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就是希望能夠充分發揮微軟在技術、平臺、服務、資源上的優勢,為更多的企業和合作伙伴提供最全面的技術支持、市場支持、生態系統支持,幫助大家真正贏得技術創新帶來的市場機遇。
開放高地,搭建創新生態系統
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所在的張江人工智能島正瞄準國際水準的創新生態圈,對人工智能產業做了前瞻性布局。
“微軟在加速整個信息技術發展的同時,也用自己的設施、人才、能力在帶動更多的企業共同成長。張江集團董事長袁濤告訴記者,“我們正在加速打造張江‘人工智能島’,除了微軟之外,英飛凌、ibm、阿里巴巴等16家國內外的人工智能行業領軍企業也已經入駐。這座人工智能島將成為張江科學城人工智能產業的引擎,把更多的人工智能玩家、技術引導者吸引到張江,最終形成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策源地、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和人才高地。”
目前,浦東新區已成為跨國公司研發總部集聚度最高、依附效應最好、創新成果最豐富的開放創新高地。浦東新區副區長管小軍表示,希望以微軟實驗室建設為新的起點和契機,在產業轉型升級、人才培養、商業模式創新等領域不斷開拓,在浦東搭建起產業集聚、企業匯聚、人才廣聚的創新生態系統。
來源:文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