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尚未實現真正的繁榮,業界專家談人工智能應用:困境還很多
5月10日-11日,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舉辦了2019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會上,來自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的從業者們分享了過去這些年來在ai落地方面的實踐和感悟。
圖像和語音是當下火熱的人工智能應用領域,也出現了規模化的落地成果。這從這屆博覽會的場館展示便可窺見一二,幾乎超過半數的公司都有人臉識別和語音交互的產品介紹。阿里巴巴高級副總裁華先勝援引的數據顯示,2000年到2016年世界上涌現了八千多家人工智能的初創企業,僅僅2017年內中國167家ai公司就獲得了總共50億美元的融資。
但這是否就說明人工智能真正繁榮了呢?多位與會者的觀點是,并不。
“實際上還有大量的困境。”華先勝用了幾個詞形容——“山高路遠,前路茫茫,坑也很深。”
一個困境是營收。與過去計算基于通用的cpu技術不同,人工智能是高度定制的,深度學習和算力非常昂貴,供應周期也相當長,這意味著大部分的企業在希望實現強大的算力之前,首先要考慮成本的問題。“事實上,90%的人工智能公司都是虧損的。”
另一個困境是,成熟的技術和用戶的需求之間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華先勝介紹,盡管大家對ai的期望很高,可是目前ai能解決的問題只是很小一部分,比如,有用戶曾向他們提出了一共200多個需求,但實際上能夠解決的只有幾十個。
華為云bu副總裁朱照生介紹,作為一個實體企業,華為這些年來在嘗試了幾百個場景后發現,要將人工智能真正推向行業,面臨的問題還有人才的稀缺和行業之間的溝通融合,比如如何讓鋼鐵行業的專家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互相理解,如何讓不同的行業企業應用與人工智能的框架之間更好地彌合等。
當然,ai賦能充滿前景,何況出現問題是技術變成產業的必然現象。朱照生說,講這些問題并不是在唱衰ai,“事實上,之所以看到這么多實際問題,正說明我們正在把這項技術和產業真正結合在一起。問題的出現是漸進式的,發展的問題也應該用發展來解決”。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