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數據,1至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972億元,同比下降3.3%,降幅比1至2月份收窄10.7個百分點。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9%。
1至3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3個行業減少。其中,專用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2.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21.2%,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8.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54.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44.5%,汽車制造業下降2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17.8%。
1至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31%,同比降低0.58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39元,同比增加0.41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77元,同比增加0.06元。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在解讀今年第一季度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表示,生產銷售增長加快、價格企穩回升促進了我國工業利潤增速的明顯回升。
從產銷來看,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5%,增速比1至2月份加快3.2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7%,增速比1至2月份加快10.4個百分點。
從價格來看,3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4%,漲幅比1至2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2%,漲幅比1至2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價格變動使工業利潤同比增加約268億元,對利潤增長的拉動作用比1至2月份多4.5個百分點。
從具體行業來看,汽車、石油加工、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利潤均有明顯回暖。朱虹分析,3月份,由于受降價、新車型上市等因素影響,汽車產銷有所回暖,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0%,扭轉了1-2月份利潤同比下降42.0%的局面;受工業品價格回升影響,石油加工、鋼鐵和化工行業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3.9%、15.2%和3.2%,降幅比1-2月份大幅收窄56.5、43.8和24.0個百分點。上述4個行業合計影響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1-2月份回升12.8個百分點。
數據從四個方面反映了第一季度我國工業企業效益狀況有所改善。朱虹分析,首先是單位成本費用由升轉降。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費用為92.90元,同比減少0.07元,1—2月份為同比增加0.81元。
杠桿率也繼續降低。她指出,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7.0%,同比降低0.2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8.7%,同比降低0.8個百分點。
產成品存貨周轉也相對加快。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7.3天,同比減少0.8天。
“盈利能力有所回升。”朱虹表示,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13%,同比提高0.01個百分點,扭轉了1—2月份同比大幅回落的態勢,從中折射出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好轉的跡象。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