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奮戰在機床行業一線 21年零容忍“微米”誤差 袁勇:創造“中國精度”的“金牌技師”
2019-05-05 10:18來源:
原標題:長期奮戰在機床行業一線 21年零容忍“微米”誤差 袁勇:創造“中國精度”的“金牌技師”
326 >
長機科技裝配組班組長袁勇 三峽商報全媒記者吳延陵 攝 姓名:袁勇 年齡:40歲 職務:長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裝配組班組長 榮譽: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械工業百名工匠”、湖北省首席技師、荊楚工匠、宜昌楷模
三峽商報全媒記者高然 通訊員易桂楊 楊玲
閱讀提示
4月26日上午7點45分,袁勇準時來到長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打卡上班。26日凌晨一點袁勇才剛剛從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機床博覽會現場趕回來,這次的交流經驗讓他興奮的整晚都沒能合眼。“長機雖然代表了全國插齒機最高水平,但是相較于不少國外廠家,我們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40歲的袁勇是秭歸人,自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奮戰一線,不忘初心,二十多年來參與試制和改進了近20種新型機床,被譽為宜昌機床行業“金牌技師”。
人物檔案
技術過硬 確保生產“完美”產品
1998年,畢業后的袁勇來到宜昌長機科技有限公司,一身過硬鉗工本領的他一直奮斗在機床生產技術攻關和試驗改進的一線。像他自己說的,就算在管理崗位上,手上的功夫也一點都不能丟。
對于技術,袁勇始終有一股“拼命三郎”的鉆勁兒,在他的字典里從來就沒有“放棄”這個詞兒。
2011年1月,臨近春節,yk31250滾齒機的裝配工作卻陷入了僵局。組裝完成,生產出來的產品卻始終達不到精度要求,問題出在哪里?袁勇和組員一頭霧水。 沒有辦法,袁勇只能將零件來來回回拆開查看,校驗精度,然后一個一個重新修刮。二十多天時間,袁勇除開睡覺,全部時間幾乎都泡在了車間,連端著盒飯的時候也在圍著機床思考。有時候組員全部下班回家,袁勇一個人研究到深夜。
有人勸他“要不就這樣,把精度放大,反正也能用。”袁勇卻始終堅信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小年這天,袁勇沒能回去和家人吃上團年飯,一直忙到深夜的他終于查出了問題的所在。原本最容易忽視也是最不可能出現問題的進口軸承這次出了“毛病”,袁勇和團隊經過兩天的努力,yk31250機床順利裝配完成,如期在春節前將產品送到了客戶手中。
因其豐富的工作經驗積累和在技術方面的厚實底蘊,袁勇還先后多次前往歐美、印度、韓國等國外客戶處進行安裝、調試、培訓、服務相關工作。
絲毫不差
在“一微米”中決出高低
一根發絲在我們看來很細很細,但在袁勇眼中卻顯得特別刺眼。如果偏差在一根發絲的精度,機床生產出的產品就完全成了殘次品。一個完美的零件生產出來往往精度要精確到幾個微米(1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的1/60)。
2010年,客戶一次性下了53臺機床的訂單。這批機床不同以往,精度要求較以往提高了一個等級。
為了提高裝配精度,袁勇一改過去的裝配方式,采取流水線作業,將整個裝配分成若干工序,再根據班組成員各自的特長進行分工,讓每個人發揮所長,對于部分關鍵工序,他親自動手。就這樣,他帶領小組成員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了37臺機床裝配任務,且全部達到精密級,也使這批產品由國標7級提升為國標6級,創下了公司一次出產精密機床最高的紀錄。
21年時間,袁勇先后參與公司產品yk83350、yk51160c、ykt5180a等近二十種機床的試制,在順利完成裝配任務的同時,提出了很多合理建議。
一個個機床看起來雖然巨大,但在袁勇眼中,他們就和機械手表一樣精細。手表中的任何一個齒輪出現差錯就會導致時針走得不準,“鉗工其實和鐘表匠一樣,干的是精細活兒。我們的每一次嘗試都可能是宜昌精度,甚至中國精度。”袁勇笑著說。
嚴格要求
著力打造“三一”班組
4月26日一大早,袁勇就召集組員開了一個簡短的晨會,匯報了這次在北京參加中國國際機床博覽會交流經驗的心得。
“這次我們帶過去的產品ykw5132萬能數控插齒機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這是值得慶賀的,但是我也認真參觀了一些國際大型企業的機床,并用相機拍下對方的安裝過程、外觀設計和管線布局,大家要一起反復研究琢磨,相對于他們的技術,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袁勇對組員們說。
袁勇有著自己的野心,他希望帶領自己的團隊向世界知名機床生產企業看齊。“我們主要缺在細節上,機床的主機外觀、穩定性、智能化三個方面。但是能夠看清方向就得有趕超的信心。”袁勇說。
袁勇不僅肯鉆研、愛鉆研,追求質量,同樣也嚴格要求自己的組員。“三一”是他給自己的班組取的名字,意為“客戶好評率第一”、“產品質量第一”、“生產效率第一”。每周他都會組織組員進行技術培訓和經驗分享。
精益求精,在袁勇的帶領下,“三一”班組組員各個都能獨當一面,獨自進行機床裝配工作。2014年,“三一”班組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活動優勝班組”。
袁勇說:“我們的工作不光鮮,但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必須精確無誤,要對得起自己的崗位。”
采訪手記
在記者采訪中,袁勇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精確再精確”。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他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大型的機床,卻用“繡花”一般的精神創造著自己的價值和宜昌的機床生產精度。有許多像袁勇一樣奮斗在一線的工作者,憑借著對崗位的敬業,對完美的執著,認真工作,克難攻堅,促進國家的穩定發展,他們用實際行動體現了偉大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三峽商報全媒記者高然)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閱讀 ()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