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記者 謝樹華
他研發的生產線能幫企業減少數百名工人,產品遠銷全球數十個國家,助力大批企業實現了機器換人、產業升級。
憑借著刻苦鉆研工匠精神和卓越的專業技術水平,溫州華聯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劉毅在日前舉行的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上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昨天上午,溫都記者對話技術達人劉毅,探訪勞模之路是怎樣煉成的。
為正泰、海底撈等知名企業研發流水線
采訪當天恰逢周六,作為企業研發中心開發部負責人,劉毅卻一早就到了位于甌海高翔工業區的單位,和同事們一起對一條新型包裝生產線進行技術攻堅。
自1991年南昌航空工業學院(現南昌航空航天大學)機械材料系本科畢業,劉毅一直從事機械制造行業,曾獲得溫州市農用機械優異獎、溫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2012年進入華聯機械集團工作后,他主要從事產品研發工作,開發重袋自動流水線,從事智能化重袋后包裝成套設備流水線的開發設計,研發的重袋流水線遠銷國內國外,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客戶生產的產品,無論是飲料、油料等液體,還是開關、肥皂等形狀各異的固體,都可以通過我們的流水線高效率完成打包、封口、噴碼、裝箱等。”劉毅介紹,包裝環節涉及的流程繁瑣,勞動力密集,多數企業仍然停留在人工操作為主,輔以簡單設備的作業方式,人力成本高昂。
國內知名的化肥企業光正大目前就采用了近20條華聯機械的包裝流水線設備,它們主要由劉毅牽頭研發。“這批生產線投用以后,企業一下子就減少了數百人的人力投入,其中一個原本需要近80人的生產線車間,現在就剩下兩個工人按按開關,據測算企業一年能夠節省下數千萬元。”劉毅介紹,去年他們為正泰集團研發的空氣開關包裝生產線,同樣幫助相關生產線減少了70%以上的人力成本。
眼下,劉毅的團隊剛剛承接了海底撈火鍋總部的一個訂單,為他們的鍋底、調味料等原料研發包裝生產線。
見證溫州民企機器換人提速
長期以來,劉毅研發的包裝流水線主要面向海外市場。近年來,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特別是溫州企業也開始了機器換人的升級迭代。
“過去我們的流水線主要銷往南美、中東、歐洲等數十個國家,主要是因為當地人力成本高,對智能化包裝系統需求旺盛。”劉毅說,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結構逐漸變化,人口紅利減少,同時大批制造業企業也迎來了產業升級,國內市場顯著擴大,目前已經占到企業銷量的近半。
數十年如一日投身一線研發,劉毅的成果也收獲了許多的榮譽:2015年6月浙江省發布第一批“機器換人”先進設備推廣目錄,重袋后包裝流水線入選其中;2015年12月智能化重袋后包裝成套設備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2016年11月以底沖式雙上袋機為主的粉料智能化重袋流水線獲得中國包裝聯合會二等獎……
產教結合破解教學與生產難題
談及未來的研發計劃,劉毅表示將把握“物聯網+”的契機,提升包裝流水線的智能化水平,“流水線到了客戶廠里后,我們能夠遠程掌握運行狀況,指導企業調試,設備出了故障我們在總部就能第一時間遠程維護。”
盡管承擔著繁重的業務研發任務,劉毅多年來還一直堅持技術傳幫帶。在工作中,劉毅特別注重對年輕人或是剛畢業的設計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尤其是機械知識和設計技能,邊設計、邊生產實踐,理論創新結合實際,用現代先進前沿的設計理念同傳統的機械設計方法相結合,來提高研究開發創新機械產品,用現代先進前沿的三維設計軟件設計、分析、開發產品,改變過去二維機械設計觀念,跟上國際先進設計水平,培養一批年輕的企業后備技術人才。
來源: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