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工業時代的進步就代表社會的進步,工業時代的一小步就是世界的一大步,每一次的工業變革給整個世界都帶來了質的變化。
工業1.0:機械制造時代,即通過水力和蒸汽機實現工廠機械化,時間大概是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讓世界有了新動力輸出,解放了人力!
工業2.0:電氣化與自動化時代,即在勞動分工基礎上采用電力驅動產品的大規模生產,時間大概是19世紀后半期至20世紀初。讓生產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
工業3.0:電子信息化時代,即廣泛應用電子與信息技術,使制造過程自動化控制程度進一步大幅度提高。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并一直延續至現在。
工業4.0:德國2013年確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工業4.0是實體物理世界與虛擬網絡世界融合的時代,產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數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術的模塊集成,將形成一種高度靈活、個性化、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新生產模式。
汽車行業亦是如此,從最早的瓦特蒸汽發動機到新型發動機的出現,到汽車時代變革出現平臺化、模塊化、都是汽車行業的進步!今天聊聊將中國汽車發展帶入4.0時代的標桿——吉利cma架構!
吉利cma架構即汽車4.0時代標桿
中國汽車史引領者,吉利cma架構暨“gcpa-101”標準正式發布!4月28日,吉利汽車發布了cma架構,首次開放了cma架構的數字化工廠。我也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這次參觀活動真的給我帶來許多震撼。
吉利汽車正式發布了吉利cma架構,首次開放了吉利cma架構下的新一代數字化雙胞胎工廠,并推出了首部中國原創的用戶滿意度評價標準“gcpa-101”。
吉利cma是吉利基于新時代需求推出的全新架構,它不僅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更追隨了豪車的制造開發標準!吉利cma的目的就是要開發不僅適應中國dna的車,更要開發走向世界的車!
什么叫架構?架構對消費者有何意義?
說了半天,估計很多人不懂什么叫做架構!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么叫做汽車架構或者汽車平臺!
汽車架構(平臺)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大眾汽車提出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汽車生產效率。面對日益高漲的需求量,汽車生產模式急需轉型,這也就有了后來的汽車架構平臺生產。
架構生產就好比我們現在工廠的流水線,不僅有利于提高汽車零部件的品種、質量和自動化水平,同時還能提高汽車的裝配質量,并縮短汽車的生產周期。
所以模塊化的生產模式直接大量生產部件,汽車再以模塊化部件為基本件進行總裝配,這樣大大節約了成本和時間,于是,“架構模塊化平臺”應運而生。
并且汽車采用了架構化生產的車型對消費者首要影響就是價格,架構生產既充分利用了研發投資的剩余價值,也最大限度的把曾經打磨的耐用性、穩定性移植到了新產品上,還提高了零部件通用性和車輛品質,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從而降低了購買價格。也就是說一臺20萬的車用架構化生產僅需18萬你就能買回家了!
吉利cma架構憑什么做中國汽車4.0時代標桿?
今天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這點毋庸置疑。而作為中國汽車品牌的領軍者,吉利對中國駕駛者的需求也有更深刻的理解,致力于打造成“最懂中國人的汽車品牌”。吉利的懂國人和其他品牌的懂國人是不一樣的,試想一下,一個老外揣測中國人造出來的車,和一個留著華夏血液的造出來的車那個更適合你?
不僅相比較而言,吉利會更了解中國人,同時吉利還要按照豪華車開發和制造標準,融入中國駕駛dna,面向全球工業4.0打造卓越產品誕生體系。
cma(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其實是由沃爾沃主導,吉利與沃爾沃共同研發的首個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誕生于cevt(中歐汽車技術中心),由來自25個國家的2000多名頂級汽車工程師,歷時3年多全新開發,代表著極致的工程師精神,匯聚了全球造車智慧,目前已申報專利共計609項。但是,你別忘記今天的沃爾沃也留著中國血!
cma是一個全新開發的新一代全球化架構,針對中級車的基礎模塊架構,但也能夠覆蓋從a級到b級的不同車型開發需求。
并且最令我震驚的是cma的制造標準,它早就不以國內的標準為起點了,cma要做比全球最高標準更高,比行業國際水準線更高,打破國際標準天花板,重新定義全球汽車“安全、可靠、品質”三大標準的新高度,這就是cma牛x的點!而且這一些不是說說而已!
用“核心三大件“說事!
cma架構定義了全球發動機壽命的新標準
歐美、日韓系的發動機設計壽命是24萬公里,cma架構gep3發動機設計壽命為35萬公里,提升46%。臺架強化耐久考核運行時間比國際標準運行時間400小時高出150%,做到了1000小時。傳統車企發動機冷熱沖擊驗證低溫35°,高溫105°。gep3低溫沖擊做到了12°,有更強的抗熱脹冷縮能力。
cma架構重新書寫變速箱新極限
cma架構7dct變速箱也比全球同類產品更耐用。變速箱設計壽命同樣達到35萬公里,比全球水平提升46%。且在10%坡道上,以2.3噸的車輛自重,另外托重1.8噸的拖車,從時速15公里/小時減速到4公里/小時,并行駛一段距離。歐美標準要求完成10個循環,cma的7dct變速箱完成了27次循環,同時變速箱油溫遠低于標準要求,徹底打破雙離合器“高燒癥“的用戶痛點。
除此之外,最令我震驚的是吉利cma工廠的395臺kuka全智能化機器設備。擁有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完整工藝。真是讓我看到了只有電影中或者宣傳片才會出現的一幕!
而首臺cma架構制造的車型吉利星越也值得大家關注,誰讓cma平臺如此的誘人,再加上吉利本身的競爭力以及星越完美的外形和實在的配置,星越未來可期!
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吉利cma為世界打造“最懂你的中國車”
吉利品牌銷售公司總經理宋軍表示:“23年的造車積累,實現了吉利汽車在造車體系力上的化繭成蝶。隨著吉利cma架構的發布,吉利汽車更加堅定技術自信、產品自信、品牌自信和文化自信,以更從容的姿態登上全球汽車工業的c位,以核心技術競爭力引領中國汽車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對吉利來說,cma架構不僅帶來了產品力的變化,更是對市場的強有利的占領。吉利首個cma工廠(即杭州灣第二制造基地)的投產,也定義了中國汽車智能制造最高標準,汽車4.0時代自然也是由吉利來引領。
新聞舉報
分享至
相關推薦
換一換
24小時熱文
來源:360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