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維燕
(鄉村振興看寧海)
近日,在茶院鄉東騰村展瑋果業的千畝香榧基地里面,無人機工作人員將裝有香榧雄花粉溶液的噴霧箱,綁定在無人機底部。隨著無人機騰空遠行,通過氣流和風力將香榧雄花粉吹散到空中,雄花粉自然飄落到雌花上,兩至三個小時完成受精。“這段時間是我縣香榧授粉的關鍵時期。但由于香榧樹體高大、人工短缺、授粉時間短等原因,香榧容易授粉不良并導致明年香榧大量減產。”該香榧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使用無人機授粉,僅一天授粉面積就能達到400-畝。與傳統的人工噴灑相比,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時也避免了人工作業帶來的安全隱患。
無人機進行香榧授粉是我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典型。近年來,我縣依托良好的農田設施和科學實用的農業機械設備,農業機械化率已很高,尤其是在水稻生產、制種方面,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生產。
寧海永豐水稻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農田里實施無人機噴灑農藥,據了解,一臺無人機一天噴灑農藥近700畝,相當于10個工人4天左右的工作量。而每年到了秋季,長街鎮的萬畝雜交制種水稻田內收割機來回收割稻種,收割以后的稻谷又將運送至種子烘干中心進行烘干,并從這里打包銷往江蘇、湖南、廣西等地,全程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作業。
縣農機管理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高科技的應用和種糧大戶經濟補助等恵民政策的落實,我縣許多農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率先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操作,耕地有翻耕機、栽種有插秧機、噴灑農藥有無人機、搶收有收割機,還有烘干機、包裝封口機等,助農優勢十分明顯。
農業“機器換人”的春風,給我縣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機器換人”使農民逐漸從“三彎腰”中解放出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化、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據悉,近年來,我縣深入貫徹“機器換人”的新理念,以調整優化裝備結構布局、主攻薄弱環節機械化、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重點,積極引導和幫助農民采用高效、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裝備從事農業生產,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體會到了科技對現代農業的重要作用。截至去年年底,全縣糧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80%,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來源:中國寧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