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家名為歐冶半導體的智能汽車芯片公司,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
工商注冊顯示,歐冶半導體由公司創始團隊和國投招商于2021年12月共同發起設立。
值得注意的是,歐冶半導體至今不到半年,便在pre-a輪融資中獲得包括均勝電子(600699.sh)、星宇股份(601799.sh)、瑞聲科技(2018.hk)、保隆科技(603197.sh)、虹軟科技(688088.sh)等眾多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加持。
其中,均勝電子、瑞聲科技、虹軟科技主營業務均與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直接相關,而星宇股份、保隆科技則是業內汽車燈具、傳感器及其他汽車零部件的重要供應商。
歐冶半導體本輪融資由國投招商領投,聚合資本、嘉溢創投、浙惠投資、信質科技、佩誠科技等投資機構跟投。其中,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基金管理人為國投招商,因此歐冶半導體股東名單中出現前者身影。
幾乎與歐冶半導體成立同期,國內市場乘用車產銷量雙雙久違地轉為正增長。據國家工信部對重點汽車企業的監測情況,去年12月汽車芯片供應緊缺情況已有所緩解。
“但相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整體需求和汽車智能化帶來的芯片需求,當前汽車芯片供給依然存在較大缺口”。一名今年看好車規級芯片賽道的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表示,“作為投資方,直觀地看到許多被投汽車產業公司,現在仍被缺芯問題困擾”。
從去年至今下游市場的高景氣、高需求下,拋開各國疫情反彈等不利因素,全球主要企業加大車規級芯片生產供應。而對國內來說,汽車產業鏈龍頭抓住機遇,圍繞車規級芯片進行投資或設立全新公司,加深與汽車行業發展趨勢的綁定。
歐冶半導體公司成立短短不到半年中便集齊前述多家資方,或與團隊此前的商業技術實踐分不開關系。
據歐冶半導體官網信息,公司核心優勢之一是團隊此前具備連續商業成功經驗,“曾在多個芯片領域實現從零到全球第一的商業閉環”。在最為關鍵的芯片研發能力上,“團隊具備關鍵工藝節點的連續成功量產經驗,以及多系統、多層級的平臺化交付經驗,跨多個產業領域的成功實踐”。
歐冶半導體核心技術團隊究竟為誰?技術積淀幾何?這成為市場關注的重要信息。
《科創板日報》記者通過智慧芽查詢歐冶半導體專利數據時,注意到公司當前在手的專利數量為0。
工商注冊資料則顯示,歐冶半導體當前最終受益人名為周滌非(最終收益股份為74.05%)。《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周滌非此前曾在華為海思就職。目前在互聯網留存信息中,仍可見其多年前參加芯片領域論壇的發言。
《科創板日報》記者嘗試以電話、郵件形式與歐冶半導體取得采訪聯系,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中華廚具網 http://www.hoppeco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