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以來,超威動力股價持續攀升,10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已約25%。
對此,市場普遍判斷,股價的上揚歸結于近日超威集團旗下浙江安力能源有限公司的正式投產,而這是全球第二個,我國首個鈉鎳(鈉鹽)電池項目的投產。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1月,超威集團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簽署durathon鈉鹽電池項目合作協議,啟動“總投資1.05億美元,聯合成立浙江安力能源有限公司(安力能源)并開展總產能mwh鈉鎳電池生產、銷售”的計劃。如今,該項目一期50mwh產能已建成投產。
此外,根據相關報道,今年4月1日,浙江省杭州聯通江干區之江路干6號監控桿通信基站儲能系統采用了浙江安力所生產的鈉鎳電池,這也是國內首個鈉鎳電池儲能試點項目的建成投用。
在業界看來,鈉鎳(鈉鹽)電池被認為是一種適用于新能源并網、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的新型工業儲能技術。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安力能源電芯主任工程師楊貞勝認為,在眾多的儲能技術中,鈉鎳電池具有更加安全可靠、循環壽命長、比能量高、環境友好等特性。
安力能源副總經理張洪濤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50mwh的鈉鎳電池產能已經很難滿足訂單需求,“我們已經考慮,在短期內進一步擴產。”
據了解,鈉鎳電池是超威新興板塊中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超威集團董事長周明明對安力能源寄予厚望。
公開資料顯示,鈉鎳電池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歷經11年開發,于2012年實現商業化突破,應用于通信、儲能和車輛等多個領域,在全球25個國家建成了光儲、風儲、峰值管理、通訊基站等多個項目,運營時間超過100個月。
2017年,超威集團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建立了上述合作。據悉,除知識產權授權外,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也對安力能源進行了投資。
相關報道顯示,4月1日,我國首個鈉鎳電池儲能試點項目的建成投用,就是仰仗安力能源的產品。
據了解,2018年10月份,超威集團旗下浙江薪火永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安力能源有限公司與浙江聯通運維部初步提出鈉鎳電池試點的意愿,經過幾次交流,運維部對鈉鎳電池的高比能量、高環境溫度耐受性、循環壽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等特點比較認可,同意開展鈉鎳電池的應用試點。經過多次探討,今年3月初浙江聯通認可了薪火永明公司提出的基于鈉鎳電池的通信基站儲能試點方案。4月1日,采用了安力能源所生產的鈉鎳電池的杭州聯通江干區之江路干6號監控桿通信基站建成投用。
張洪濤介紹,放眼國際,通信領域運用鈉鎳電池的經驗已比較成熟,“只是在國內,還需要有一個接受過程,需要進行試點測試。但我們預計,鈉鎳電池會在通信領域大展身手的。”同時,他還向記者透露,在現有訂單中,除通信外,客戶主要集中于用戶側、電網側,數據中心等方面。
楊貞勝向記者介紹,鈉鎳電池,是高溫鈉電池的一種,具有安全、環保、循環壽命長、成本低的特點。它的安全性極高,是一款不燃燒、不爆炸電池;它適應環境能力非常強,在零下40攝氏度到65攝氏度的環境下,依然能夠正常工作,在南極北極以及赤道地區都能用;它的單體比能量達到135瓦時每公斤,使用壽命是鋰電池的2至5倍,80%dod循環壽命達7次,組成系統后,體積比鋰電池系統小50%以上,全生命周期成本比鋰電池低50%。
不過,也有業界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鈉鎳電池的降本任務仍然艱巨,有賴于規范化效應的產生。但考慮在壽命方面的優勢,鈉鎳電池的降本空間似乎更為寬廣。
來源:證券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