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發布近期文物火災事故情況通報。通報提出,近期一些地方接連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以及文物火災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的火災,為文物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
2019年6起文物火災事故,電氣故障等為主因。據通報,2019年以來,我國發生了6起文物火災事故。
2019年1月6日,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云巖寺東岳殿發生火災,過火面積120平方米,大殿主體建筑被燒毀。1月31日,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文物點步月橋發生火災,過火面積645平方米,整座橋被燒毀。2月2日,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京臺曦廬民宅的劉氏宗祠發生火災,過火面積360平方米,建筑木構部分損毀嚴重。2月12日,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金竹江西保衛局偵察科舊址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平方米,建筑主體毀滅。3月8日,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謝林大宅院發生火災,過火面積1350平方米,建筑木構部分基本被燒毀,導致1人輕傷。4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錢頭狀元第發生火災,過火面積25平方米,建筑局部受損。
通報指出,從6起文物火災事故和近期安全抽查情況看,安全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和直接責任不落實,是火災事故頻發的癥結;電氣故障、生產生活用火、違規燃香燒紙和施工用火,是火災主要誘因;消防基礎薄弱、設施設備維護不到位、亂堆亂放易燃可燃物品以及應急處置能力弱等,是火災突出隱患和問題。
2018年國家文物局共接報文物建筑單位火災事故12起,2017年中國全國發生文物火災事故共17起,2018年國家文物局大力推進文物平安工程,安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程659項,中央財政投入專項經費約13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其中,消防工程282項,投入專項經費約7億元,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設施設備不斷完善。國家文物局還將文物建筑火災防控預警和滅火先進適用技術攻關列為裝備研發應用重點內容。
2014-2018年中國文物火災事故情況
304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起,事故數量較2017年度有所下降,國保單位火災事故數量下降50%,火災損失也有所減輕,全年文物消防安全形勢較為平穩。3起國保單位火災事故分別為西藏拉薩大昭寺火災事故、北京市頤和園瞰碧臺火災事故和北京市清華大學早期建筑明齋樓火災事故,過火面積均在60平方米以下,文物建筑未受重大損失。
2014-2018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火災事故情況
300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地近期要開展文物消防設施設備檢測評估:
通報要求各地認真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切實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堅決避免文物火災事故發生,將文物安全擺在首位,堅持文物安全零起點,嚴守文物安全紅線、底線。主要領導要認真履行文物安全第一責任人職責,各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將文物安全落實到崗位,做到責任到人、運轉有效。
通報提出,近期,各地要開展一次文物消防設施設備檢測評估,更換提升老舊、破損設施設備,確保使用效能。各級文物行政部門要在本轄區內組織開展文物火災隱患整治督查年活動,集中督查整治電氣隱患、違規用火用電、違規燃香燒紙、違規施工操作,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消防設施設備不完善、安全管理松懈等突出隱患和問題。
同時,文物建筑內要嚴格控制使用明火,宗教活動場所或民居建筑等確需用火時,應加強火源管理,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各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建立健全專兼職消防隊伍,定期組織演練。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各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在本轄區、本單位大力開展文物消防安全培訓和警示教育活動。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