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的銅期貨價格正在上漲。10年期達到每噸9000美元左右,這意味著與近期合約相同水平的高價將持續至2032年。原因是脫碳化導致需求增加,而供應很可能跟不上需求。純電動汽車(ev)和光伏發電裝置的生產離不開銅,而缺口被認為達到所需數量的2成。長期高價所體現出的銅短缺正在成為脫碳化的主要障礙。
作為銅價的國際指標,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3個月銅期貨在2022年3月一度創出每噸10845美元的最高價。主要原因是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的供應短缺隱憂,而在局部受到關注的是,就連能在lme交易的最長期期貨10年期(2032年)價格也漲至1萬美元。
通常情況下,銅的長期期貨交易僅限于參與長期生產項目的礦山公司等,價格不像短期期貨那樣劇烈波動。很多時候即使暫時性的原因導致近期合約價格上漲,長期期貨的價格也仍然較低。在3個月期貨創出1萬美元高點的2011年2月,10年期貨價格僅為7000美元左右。但在3個月期貨創出最高價的今年3月下旬以后,接連出現10年期貨突破1萬美元的交易日。目前10年期貨也處在與3個月期貨相同的高點附近。
長期期貨罕見持續高企,與俄烏沖突無關,而是顯示出市場已在考慮長期的供不應求。背景是力爭將全球氣溫較工業革命前的上升幅度控制在1.5度的巴黎協定。要達成目標,可再生能源和純電動汽車等的普及成為關鍵,需要以銅為代表的多種金屬。美國高盛的推算顯示,2030年純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等綠色用途的銅需求將膨脹至2021年3.8倍。
然而,目前尚看不到供應能滿足這種擴大的需求的頭緒。據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包括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在內,全球的銅需求量到2030年將達到每年2510萬噸。目前正在運行或建設的銅礦山的年供應量截至2030年僅為1960萬噸。
在今后約10年里,每年需新增供應550萬噸,相當于所需數量的約2成,但最近1年幾乎沒有突出的新增礦山開發。這是因為所需的開發投資額激增,即使是目前的銅價也難以找到有利可圖的項目。
銅礦床的分布并不均勻。住友金屬礦山的資源事業本部長佐藤涼一表示,“交通方便、礦石內銅含量高等條件優良的礦床已開發殆盡”。目前,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偏遠地區和南美安第斯山脈海拔4000米級的高地等難度較大地區的開發正在增加。
當然,開發成本會迅猛增長。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資源機構(jogmec)的西海真理指出,“銅的主要產地智利的礦山開發費用在1990~2000年最多為20億美元左右,但2014~2023年預計增至最多70億美元左右。開發費用逐年增加”。
即使奇跡般地發現符合條件的礦山,從銅的發現到生產,平均也需要10~15年時間。英澳資源巨頭力拓的銅事業部部長池上卓成坦言,“今后10年左右難以彌補銅短缺”。
無法填補的銅供需缺口有可能顯著影響脫碳化目標的達成時間。如果銅等原材料的價格持續高企,企業將無法以適中的價格生產光伏發電設備和純電動汽車等。假設現在的高價持續至2030年,到2030年,全球綠色需求的銅費用總額經簡單計算為970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成本將增加約600億美元。
如果產品價格偏高,客戶和消費者有可能敬而遠之。高盛在3月的報告中估算稱,如果保持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局面,到2030年,純電動汽車的普及率將僅為21%,與中性預期的32%相比下降11個百分點。
目前歐洲以俄烏沖突為契機呼吁加快擺脫化石燃料,脫碳化需求有可能提前膨脹。但是,難以靈活地增加銅供應,存在銅短缺加劇、可再生能源產品價格上漲等影響擴大的風險。銅期貨價格上漲還證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考慮這種走向。
中華廚具網 http://www.hoppeco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