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川廣漢啟用50余臺無人機 植保現代農業面積超40萬畝
中新網成都4月17日電 (吳平華孔季虹)記者17日從四川省廣漢市獲悉,隨著現代農業科技化的加快,作為四川省現代糧食產業基地的廣漢市率先啟用了50余臺無人機進行植保服務,截至目前,已植保現代農業面積超40萬畝。
17日一大早,四川省廣漢市的黃海波就像往常一樣,來到了合作社的辦公地,與合作社成員一起檢修無人機,更換磨損的零部件。“前段時間,我們剛利用無人機對油菜和小麥進行了病蟲害防治,趁著現在的空檔期,我們要抓緊時間對所有的無人機進行檢修,確保接下來的飛防植保服務順利進行。”黃海波說。
黃海波團隊和無人機。孔季虹 攝 吳平華 攝
2010年底,原本在外地開辦機械廠的黃海波回到家鄉廣漢市新平鎮,開始了他農業耕種的事業。2014年當上村主任后,黃海波在繼續承包土地種糧的同時,開始思索如何才能為更多的種糧戶們服好務。時值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逐漸稀缺,人力成本日益增加,農作物用藥量普遍偏高。針對這一現象,經過一番市場分析和實地考察,做了大量數據收集后,喜歡前沿科技、對市場具有前瞻性的黃海波將目光放在了當時在川內還很前衛、新潮的無人機植保上。
2016年,黃海波個人出資,前往河南鄭州以每臺13萬元的價格,采購了兩臺無人機。“一臺植保無人機每小時作業面積可達40至60畝,比傳統人工噴灑節約40%左右的農藥,效率是傳統人工噴灑的30倍以上。”黃海波說,“以100畝土地為例,使用人力一天的作業量在5到10畝左右,而使用無人機,只需要2到3個小時,就可以完成100畝的農藥噴灑作業。”
然而,這樣的新鮮事物一開始并不被大家所接受,盡管無人機植保不僅節約了人力和成本,還能避免農藥噴灑中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但村民們仍然觀望遲疑。
2017年,經過不斷摸索試驗,黃海波對無人機的技術改良有了重大突破。“無人機植保要適應本地的農作物特點、種植地形和地勢,就要突破局限性。我和我的研發團隊重點對無人機的噴霧系統和用水量進行了改良,改良后的植保效果得到了明顯增強,其效用讓農戶們有目共睹,也讓越來越多的農戶選擇使用無人機植保。”
此后,黃海波的無人機推廣使用得到了爆發式增長,除了廣漢、什邡、綿竹,還在綿陽、遂寧、簡陽三地簽訂了十余萬畝油菜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合同,最遠的服務訂單甚至遠至省外的河南。
2018年,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黃海波組建成立四川飛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并與廣漢民航飛行學院、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展開深度合作,打造無人機植保作業標準體系,并與四川省農科院水稻專家大院、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專業開展無人機技術研發,無人機噴霧系統專利已被國家專利局受理審核,還有無人機水稻飛播系統相關的專利正在申報當中。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