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敏和研發人員尋找解決無人機的技術障礙。
她是不幸的,一歲時被診斷出小兒麻痹癥,兩次報考重慶醫學院都因殘疾被拒之門外。
但她也是幸運的,她從不輕易向命運屈服,50歲時,創辦公司自主研發無人機。
鮮敏用幾十年的努力,打破命運的枷鎖,生出一雙“隱形的翅膀”,讓夢想乘風而飛。
“我所追求的一生,希望是精彩的人生。”3月25日,面對采訪,鮮敏說話很直率,人生精彩第一,其他其次。她正是憑著這樣的精神,走出了一條人生的“非常道”。
折翼:1歲患上小兒麻痹癥
鮮敏一頭齊耳短發,穿著簡潔大方,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是個典型的重慶女子,如果不是走路有些費力,沒人知道她是殘疾人。
“身體有缺陷的人,總是要比正常人多點曲折,我算是幸運的?!滨r敏說。
1968年,鮮敏出生在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的一個教師家庭,1歲時,不幸患上小兒麻痹癥,右腿留有后遺癥。
“小時候,我經常從父母憐愛的目光和小朋友異樣的眼神中,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滨r敏說,“從那時起,我就知道要自立自強?!?/p>
初一時,鮮敏在醫院做了接骨手術,一住就是半年。出院后,她為了跟上學習進度,強撐起病弱的身體,不落一堂課,順利通過了初中升高中的考試。
1987年,鮮敏考出471分的成績,超過了當地醫學院的錄取線,卻因殘疾被拒錄。但鮮敏一家沒有灰心,他們寫了上百封信,向各級殘聯和招辦求助,第二年,終于有了回音。
1988年,鮮敏二次參加高考,507分的成績又超過了醫學院的錄取線,但因為當時對醫生的要求更為嚴苛,鮮敏被調劑到渝州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前身)數學系。
大學畢業后,鮮敏留校工作。2007年,鮮敏的左腿也發生了病變,從學校病退。
這一生就這樣了嗎?鮮敏不甘心。
鮮敏和朋友一起合資收購了一家小型物流公司,做起了物流配送。
2012年,因公司駕駛員操作不當發生車禍,鮮敏不得不賣掉公司賠償傷者。后來,她又和朋友開了一家機械設備廠,卻因回款難,公司最終停產。
插翅:50歲創辦無人機公司
這時的鮮敏快50歲了,腿疾也越來越嚴重,右腿的嚴重萎縮造成兩條腿的長度相差6厘米,走起路來越發疼痛。
當所有人都認為她不會再“折騰”了時,2016年,鮮敏又做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她還要創業。
這一次,是研發工業“無人機”。
“我一生沒能正常地走過路,特別想嘗試‘飛起來’的感覺。”在朋友的引薦下認識了無人機時,鮮敏的內心又燃了起來。當時,重慶無人機市場還沒有一個本土品牌,鮮敏將市場分析給家人聽,希望家人能夠支持。
母親急了,立即召開家庭會議,要求她放棄創業。丈夫汪云也勸她:“我們快50歲了,不缺吃不缺穿,兒子也大了,干嘛還要折騰呢?”
鮮敏明白,丈夫是心疼她,怕經歷了多次人生起伏的她再受打擊,更不希望她太累;另一方面,如果失敗了,二人奮斗來的積蓄可能也會化為烏有。
可鮮敏對工業無人機像是著了魔,每天都在調研分析市場,網上查找資料學習,最終,家人選擇了支持。2016年9月,鮮敏賣了一套房,成立了重慶唯一一家本土品牌工業無人機公司——重慶蕓中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鮮敏與重慶大學物理學院聯合打造了無人機研發實驗室,為初創期的公司注入了人才、技術力量。2017年1月,公司首個產品隼6120開始研發;6月,隼6120宣布試飛成功。
“公司最新研發的這款無人機‘隼’不同于一般的家用航拍無人機,隼6120主要在影視航拍、交通運輸、警用安防、森林防火等領域應用……”說起無人機,鮮敏滔滔不絕,“未來我們想把公司研發的無人機進一步量產化和規模化?!?/p>
“我的腿雖然有殘疾,但我長了一雙翅膀,我要飛!”鮮敏說。
展翅:“想幫助更多殘疾人”
在去年的“西洽會”上,鮮敏公司自主研發的無人機“隼”收獲了大單。
有兩家公司在展會現場與她簽訂了無人機采購意向合同,合同總金額達余萬元。
“作為重慶市首家校企合作的無人機高科技企業,將借助重慶大學雄厚的科技實力,不斷對無人機產品進行創新研發?!惫咀呱险?,鮮敏喜笑顏開,她也有一份小小的心思,希望通過公司去幫助更多的人,好好回報社會。
2018年7月5日,鮮敏參加市殘聯組織的“科技興農,愛心助殘”為主題的活動,在巴南區試點用無人機幫助勞動力不足的貧困殘疾人家庭,為他們種植的農作物免費噴灑農藥。
“我們正在注冊蕓中鷹科普義工服務站,將來會義務開展很多活動,幫助更多中小學生了解最新的科技。”鮮敏說,還希望能在有限的范圍內幫助殘疾人就業。
現在,公司的財務人員就是龍洲灣街道推薦的殘疾人。因為熱心公益助殘事業,鮮敏當選為重慶市第五次婦女代表大會和第五次殘疾人代表大會代表。
鮮敏鼓勵像自己一樣命運的殘疾人,要積極樂觀生活,這樣生活才會更加富有活力與朝氣。
來源:上游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