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資源廳近日發布了《湖北省礦產資源生態開發負面清單》(下稱《負面清單》)。《負面清單》明確要求,按照《湖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第45頁規定,禁止將優質石灰巖、白云巖等作為普通碎石建筑材料開采。
事實上,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國家相關部門早就有明文規定。特別是對同種礦產,按照其有益成分含量的高低、質量的優劣,國家相關部門分別明確了不同用途。鑒于我國高品位的優質礦藏少、低品位劣質的礦藏多的特殊礦情,國家在鼓勵劣質優用的同時,嚴禁高質劣用。湖北省自然資源廳此次發布《負面清單》,禁止將優質石灰巖、白云巖等作為普通碎石建筑材料開采,無疑為那些唯利是圖、浪費資源的行為亮起了紅燈。
然而,近年來,隨著砂石價格的持續高漲,部分砂石企業利潤暴增,一些其他礦山企業特別是水泥企業看到有利可圖,開始紛紛進入砂石行業,利用現有礦山的資源加工生產砂石骨料。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國內一大批水泥行業龍頭企業陸續都建立了砂石骨料生產線,并取得了豐厚的回報。
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企業的本性。水泥企業進軍砂石骨料行業本無可厚非,但必須要具備兩個前提條件:一是這些水泥企業是通過競爭方式取得的新礦權而且用途還必須是建筑灰巖;二是這些水泥企業利用原先水泥灰巖礦山的劣質邊角廢料,為綜合利用資源而建設的砂石骨料生產線。這既是前提條件,也是堅守的底線。但是,令人擔憂的是,部分水泥企業并沒有堅守這兩條底線,而是見利忘義,看到砂石骨料有暴利可圖,就打著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幌子,大肆建設砂石骨料生產線,把優質的水泥灰巖加工生產成最初級的砂石骨料產品。
我國特殊的礦情,直接決定了必須節約高效利用資源。而優質資源的低劣低效利用,就是對資源的最大浪費。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的水泥灰巖和能加工成石灰的優質石灰石資源并不豐富,而能作為砂石骨料建筑材料的石灰石資源卻十分豐富。如果水泥企業都把優質的水泥灰巖作為砂石骨料來加工銷售,等水泥灰巖資源消耗殆盡之際,也就是“水泥荒”鬧騰之時,到時損害的不僅僅是企業利益,更是國家的資源安全大局。
更重要的,水泥企業利用原先配置的水泥灰巖來加工砂石骨料,還造成了不公平競爭,損害了國家權益,不利于砂石骨料行業的健康發展。眾所周知,原來水泥企業配置的水泥灰巖資源,礦區范圍和資源儲量都比較大,礦業權出讓基準價也比較低,有的每噸資源僅有幾角錢。而現在砂石骨料企業按競爭方式取得的建筑用料礦業權,盡管質量劣,但取得的成本高,有的一噸資源出讓價格達到近10元。優質水泥灰巖資源拿到的成本低廉,劣質的建筑用料資源取得的成本高昂,而銷售價格卻相差無幾。這種“倒掛”現象對新建的以建筑用料來加工砂石骨料的企業而言,明顯有失公允。
其實,對有關部門而言,區分水泥企業是對水泥灰巖的優質劣用或是綜合利用并不難。核查一下礦山的剝采比,或者到砂石骨料生產線取樣化驗,都不是難事,關鍵在于愿不愿去管、敢不敢去管。
值得慶幸的是,一些地方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非正常狀況,并開始紛紛叫停將優質石灰巖、白云巖等作為普通碎石建筑材料開采的行為。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發布的《負面清單》就釋放出了一個強烈信號。
節約資源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堅持節約集約用礦、促進高質高效發展是提高我們資源保障程度的有效舉措。唯有物盡其用,方能節約高效。相關部門應該從保障國家資源安全的高度,對資源優質劣用的行為嚴肅查處,絕不手軟。同時,對利用廢石、尾礦資源“變廢為寶”、綜合利用的行為,也要大力鼓勵,主動扶持。只有如此,我國的資源安全才能得以保障,國家權益才能避免被損害,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才能得到維護。
來源:中國礦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