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訊(成都電) “毒檢設備檢測效率、時間是多少?”“目前設備檢測基本在3到5分鐘就可以后完成。”
“除了吐沫作為檢測樣本,是否還有其他呢?”“目前在毒檢中,吐沫檢測是最為準確的。”
……
4月15日,在2019數博會人工智能全球大賽成都分賽區決賽現場中,智能現場快速毒檢設備項目負責人劉卓正在接受評審各種提問的考驗。
據悉,人工智能大賽成都分賽區自3月10日開始項目招募,截至4月5日,有效報名項目達221個。報名截止后,大賽組委會立即啟動了線上初選,最終得到16個項目參加決賽。收到的報名參賽項目涉及自然語言處理、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算法等領域,可應用在生活、工業、醫療、交通、農業、文化、教育等多個行業。
在16只參賽隊伍路演現場的大熒幕上,突然顯現了這樣一組數據。十三五”時間,全國共有343個水質需要改善國控單元;增設水處理檢測站國家級1座、省級38座、市級288座;……就是這樣一組有關水生態的數據在大熒幕上讓現場觀眾十分訝異,而參加比賽的智聯源凈――超靈敏水質監測平臺就是在這樣背景下誕生。
智聯源凈―超靈敏水質監測平臺,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移動終端、云技術平臺,實現水務的智慧化管理,可以檢測水的溫度、ph值、鉛離子等重金屬離子,為政府實現水源管理決策提供專業的數據支撐。
“就國內目前的檢測設備,人工采樣操作操作復雜,頻次低,效果不太理想,基于這些問題我們就推出了該平臺,核心技術在于智能微凝膠與微流控的超靈魂的治流化管理。”四川縱目科技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監王弘致介紹到。
聽完王弘致介紹后,現場評審反問平臺產品和市場的發展階段是什么樣的。“公司目前只負責提供技術的研發和迭代以及數據采集之后應用,市場主要交給其他公司來完成。企業跟政府走,這些需要專業市場團隊來完成,學生團隊還是技術顧問作為主線,前期我們會把市場交給一些公司來做。”王弘致回答到。
就在你來我往中,從產品市場、融資情況再到產品優勢,一個在生態方面的人工智能應用平臺便呈現在眼前。除了在水務上的應用,在16個參賽團隊中,人工智能在醫療方面的應用也十分精彩。
據中國殘聯調查,我國肢體殘群超過了2400萬,醫學表明,這些患者如果在早期獲得有效的康復治療,他們很大可能是可以恢復自己的自理能力,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的殘疾人士呢?
艾鉑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王瀚璇的一個問題讓現場觀眾陷入沉思,“那是因為受傷人士完全依賴醫師一對一康復,有效時間短,缺少量化的康復評估效果,就這樣ibone4.0康復外骨骼機器人應運而生。”王瀚璇解釋到。
ibone4.0康復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實時檢測康復者的信息,智能的算法,實現人進機退,將病人活動信息上傳數據平臺,醫師利用平臺的數據進行科學的康復指導,同時數據平臺收集多個患者的優良康復信息反饋到機器人上,用來指導個體的康復治療,這樣形成了整個人工智能生態系統閉環。
.......
在15只隊伍選手與評委你來我往的博弈中,一場關于人工智能的無硝煙戰爭落下了帷幕。現場評審們紛紛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驅動著時代的變革,它將為“萬物互聯”之后的應用問題提供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在服務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客服中心和餐飲服務機器人;在醫學領域,人工智能將協助醫生進行研究和手術……人工智能已經從熱議的技術話題逐步滲透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未來,人工智能將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可以進入到教育、醫療、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幾乎所有行業。
來源:貴陽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