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圍棋天元賽三番棋決賽現場。
2016年3月,阿爾法狗(alphago)與李世石九段進行了圍棋人機大戰,最終阿爾法狗獲勝,成為了第一個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一年后之后,擁有“深度學習”能力的阿爾法狗在完勝柯潔,人類遭遇完全“碾壓”……
如今,阿爾法狗早已退出了棋壇,但人工智能已經滲透進了圍棋世界。它的發展改變了傳統圍棋的下法,也改變了職業棋手的訓練方式,甚至影響了他們下棋的思維。
“我哪兒能算得過它啊!”
4月13日,第33屆同里杯中國圍棋天元賽三番棋決賽在蘇州同里古鎮落幕,現任天元連笑九段2比1逆轉戰勝挑戰者范蘊若八段,實現了“天元”三連冠。
其實在幾天前,連笑在第一局的對戰中輸掉了比賽。比賽結束后,他一直下著ai(人工智能)圍棋,被問及是否在復盤時,他輕聲答道:“也不是復盤,就是看看電腦怎么下。”
使用ai來幫助自己的不僅是連笑,他的對手范蘊若同樣也會這么做。他就在賽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下完棋也會看看ai是怎么下的。”
事實上,近幾年ai圍棋發展迅速——從2016年谷歌開發的alphago橫空出世,到一年后完勝排名世界第一的圍棋世界冠軍柯潔,人工智能給圍棋界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和ai下是嚇死的,剛下兩手就覺得不對了。”在談及與ai對弈時,連笑表示人類根本不可能是它的對手。
柯潔也曾表露自己與ai下棋時的心態:“像一個60歲的老母親擔心自己遠游的孩子一樣擔心自己的棋,最后結局一般都是不行了、不夠了,認輸鍵在哪我要認輸。”
ai還影響了以往頭腦風暴最為激烈的觀戰室。天元賽期間,中國棋院的兩位老院長王汝南和華以剛在觀棋室觀棋拆棋,同時參考ai“絕藝”和ai“星陣”的實時分析。
“邊上的形勢,我也能判斷。但中間這么大的地方,我哪算得過它。”在看了ai對幾步棋的評估,華以剛如此感嘆道。
連笑在比賽中。
國家隊已采用ai訓練
圍棋世界冠軍常昊九段曾分析過ai給圍棋帶來的影響。其中重要的一項改變是,“人工智能將對于教學、培訓和推廣普及也有著巨大的影響。”
事實上,中國國家圍棋隊這幾年已經將人工智能作為隊內訓練工具。他們現在所使用的是騰訊ai lab的ai“絕藝”,后者是2016年年初開始研發的圍棋人工智能程序。
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也說,有了ai以后,圍棋訓練可以是隨時隨地的,“棋手在家、出門在路上的時間都可以訓練,如果需要討論、對局,那就到中國棋院安排比賽。”
連笑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由于棋院的棋手大多都是頂尖高手,教練事實上可以指導的東西不多,“所以就看看ai,不是和它對弈,而是測測它會下哪。”
“用ai訓練,棋手都會變強。現在對手布局都太厲害了,他們研究ai可能比我還要更多一些吧,回去還要努力努力,不然自己的布局總是不太好。”
但華以剛認為人類很難掌握ai的下法,“ai的想法和人的想法有所不同。ai是很厲害,從勝敗結果來看,好像人類總體來說是下不過它,但不代表它所有招都是對的。”
“人不知道ai在想什么,ai可能也不知道人在想什么,它只管自己下。就算你認為它對,你也掌握不了,沒用的。”華以剛解釋道。
范蘊若
ai讓圍棋不再精彩?
在本屆同里杯天元賽上,連笑在采訪中多次說到自己在決勝局沒有下好:“從開始布局就覺得自己下得很‘臭’,好在最后運氣比較好。”
其實這個被連笑稱為“下得很臭”布局正是ai帶來的流行套路,兩位棋手落子時根本不需思考,雙方的布局速度比快棋還快。一些棋迷在直播上評論:“這套布局都看吐了。”
那么對于棋手來說,ai訓練是否會讓圍棋的下法開始變得同質化?
“ai的下法大家都知道,現在前半盤領先別人的機會就很有限了,只能看中盤后半盤的比拼。大家都是一樣的套路,有什么意思呢?”柯潔曾在接受采訪時對ai產生過疑慮。
“(以前)如果自己的一套別人學不來,你很容易就能贏。現在真不一樣了,想贏一盤棋太難了。時代不一樣,大家人手一臺ai,技術上的差距很容易就被ai填補了,大家追得很快。”
ai讓棋手們的實力不斷接近,那誰可以笑到最后呢?華以剛給出了他的看法:“棋要下得熟,平常研習得都非常熟悉。然后呢,要有深的算路,而且要算得快。”
但連笑認為最主要的是心理狀態,他以自己為例說:“我很多棋都下得不好,所以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很容易脆敗,希望自己心態變好一些。”
的確,連笑在國內賽場的戰績十分亮眼,他是我國首位獲得過天元、名人和棋圣三項重要國內頭銜的棋手,此番又實現了天元三連霸。
但他在世界賽場上的表現一直不如意,他曾七次闖入八強,但都未能晉級下一輪。而其它“90后”棋手已經聯手拿下了20次世界冠軍……
連笑說,他對世界冠軍很渴望,之后的訓練,還要和ai并肩戰斗了。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