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 浙江舟山海上風電公司第63臺風機順利并網,標志著國電電力首個海上風電場全部投產,全國首個使用高高承臺基礎的近海風電場全部投入運營。
該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六橫島東南側,離岸12公里,總裝機容量25.2萬千瓦。此海域淤泥深厚、涌浪大、臺風多,項目充分考慮開放海域惡劣天氣環境下,海浪載荷、船舶撞擊對承臺基礎的影響,創新提出“高樁高承臺改進基礎”方案,在確保結構安全的基礎上,將高承臺基礎平臺抬高到12.5米。高高承臺(高樁高承臺改進基礎)設計的成功應用,填補了國內深厚淤泥海域開發海上風電的空白,降低了工程造價,單臺風機基礎節約造價近300萬元。
該技術榮獲2018年度中國電力創新獎一等獎、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電力工程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項目于2009年啟動前期工作,2017年3月開工建設,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創造了國內海上風電建設多項新紀錄,包括首次采用海上升壓站大孤島抗臺方案,首創長波靜對靜平臺、負重拖航整體吊裝等施工工法,首創并推行《海上風電設計監理雙驗收標準》《海上風電建設安全文明措施費標準》,為失電情況下應急供電、提高抗臺能力、海上風電建設標準化管理提供了樣本。
據悉,浙江舟山海上風電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發電量7.7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24萬噸,減少碳排放61萬噸,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速能源結構調整,共建美麗中國做出新的貢獻。
來源:國家能源集團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