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以來,收割機、柴油機、耕整機等剛下線的農機源源不斷地從小城汨羅發出,運向神州各地及南亞諸國。經過幾年建設,汨羅已奇跡般地崛起為中南地區最大農機生產基地,今年1至9月,該市農機制造業實現產值超2億元,實現農機出口3000多臺(部)。
汨羅市農機生產歷史悠久,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創造過輝煌,但由于體制等因素的制約,一度走入低迷。本世紀初,該市采取切實措施,對原國有、集體農機生產廠進行了徹底改制。他們引入民營高科技企業,大量引進民營資本對農機生產企業進行重組、擴容。民營高科技企業汨羅市中天科技有限公司改組原市龍舟柴油機廠后,先后投入4000多萬元進行技改,高薪從國內的專業廠家請來100多名研發專家和熟練工人,開發出一系列經濟實用的新型柴油機。只用了2年時間,其產量和銷量便躍居全省同類廠家之首。
隨之,汨羅市委、市政府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打造一個先進的農機制造基地。市里推出了各項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農機生產廠紛紛投入資金,加大研發力度。全省第一條年產12萬臺柴油機生產線,第一條年產5000臺收割機生產線,分別在該市建成。為了拉長農機制造產業鏈,該市又在市區周邊規劃、新建了20多家農機配件生產廠家。今年初,又在市郊劃出400畝黃金土地設立龍舟工業園。今年一季度,省政府確定汨羅為湖南省的農機出口基地。
如今,汨羅農機制造已初具規模。據不完全統計,岳陽市、汨羅市至少有5000人在從事與汨羅農機有關的生產或銷售工作。農機的大量生產,也加速了當地的農業機械化進程,汨羅市的機械化村、鄉已越來越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