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商品優勢互補性強,廣東與印度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貿易往來。近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長期存在的印度對我國的貿易壁壘,尤其是反傾銷和特保措施的啟動,已影響到 廣東部分產品的出口。
進出口額打破單月紀錄
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2003年1-9月廣東與印度進出口貿易額為7.9億美元,增長14.2%。今年第三季度,廣東與印度的貿易額逐月遞增,9月份單月進出口額更是達到破紀錄的1.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大幅增長22.1%。其中,廣東對印度產品18.3%的進口額增幅遠高于出口的7.2%。
兩地貿易利好與最近中印關系密切發展有關。印度總理瓦杰帕伊于今年6月訪華,與我國簽訂了《中印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宣言》。7月印度宣布了多項對華關稅優惠措施,包括將106種中國對印度出口產品列入享受關稅優惠的范圍,平均優惠幅度在20%左右,其中化學品、皮革、紡織品關稅優惠幅度最大,達30%。
廣東與印度進出口商品呈現出較強的互補性。出口方面,廣東對印度出口產品以機電類產品為主,今年1-9月出口1.8億美元,占廣東對印出口總額的66%;高新技術產品對印度出口增長8.5%。在進口方面,廣東自印度進口的主要商品為鉆石、鋼材、塑料和棉紗線等我省工業發展所需原材料,占廣東自印度進口額的80.5%。
貿易逆差不斷擴大
記者注意到,與機電類的上升態勢相反,廣東前9個月農產品對印度出口僅1786萬美元,大幅下降42.5%。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與印度對我國產品設限最多、反傾銷措施最多有關。除了農產品外,目前印度實施反傾銷對廣東出口產品影響較大的還有建筑瓷磚、運動鞋和部分化工品。
廣東與印度的貿易自1995年出現逆差后,連續多年呈現逆差狀態,且進出口差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從1995年的1425萬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42億美元,今年1-9月的進出口差額已超過去年全年,上升至2.45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印度去年宣布了2002年關稅(臨時商品特別保障關稅)規則,該規則授權特別保障局,在來自中國的商品進口對印度國內工業造成“市場混亂”或“市場混亂威脅”時,負責進行調查,對中國部分商品實施特別保障措施。有關人士指出,廣東企業仍需積極應對,特別是對印度出口的大宗產品應在數量、質量和價格上予以控制,避免印度對我出口商品設置新的貿易壁壘。對于已經遭遇反傾銷的產品,廣東企業應聯合起來,積極應訴,爭取出口企業的實際權益。同時,粵企還可通過到印度舉辦商品展覽會等方式,將本省的家電、機械設備、通訊、輕工、陶瓷等優勢產品推介到印度市場,不斷擴大在印度市場的份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