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應把握商機,增加市場份額
包括外部供應商生產的配件,一件家具在到達購買者家中之前,平均運輸路程高達1500公里。這一現象有擴大的趨勢,因為歐洲越來越多地從亞洲,尤其是中國進口家具。這是德國家具工業協會會長于10月28日在上海舉辦的2004年科隆國際家具展新聞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的。
據稱,2002年,德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2.366億歐元的家具,比上年增長了16.7%。對德國來說,中國是亞洲最大的家具供應國。2002年德國向中國出口了價值3880萬歐元的家具,盡管增長了160%,但仍然有較大的逆差。這些年來,歐洲家具業的發展受到了整個歐洲經濟發展緩慢的影響,遇到了一些困難。整個歐洲家具行業共有員工將近100萬人,生產商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德國、法國、英國和西班牙。不幸的是,包括德國在內的各個國家都在促進公司發展、維持員工工作方面經歷了很大困難。在家具業,整個歐洲的就業情況還很緊張。失業的原因一方面是生產領域的合理化改革,另一方面來自外部國家的激烈競爭。
今年前6個月,德國家具行業損失嚴重,尤其是辦公家具和商店用具營業額下降了14.5%??蛷d、餐廳、臥室家具的營業額同比下降了4.1%,廚房家具下降了4.8%。今年前6個月,平均140389名員工受雇于家具行業,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0476人,約6.9%。同期內家具公司減至1309個,減少了41個。業內人士預測,到年底,歐洲家具業的損失將會更加嚴重。即使經濟和消費在今年后三個月有所回升,家具生產企業仍然會不景氣。
但是歐洲的家具市場不可忽視,個人消費將會增長。比如德國進行有利于消費者的財政改革,全球的石油價格巳經穩定,股票暴跌似乎已經停止,伊拉克戰爭巳經結束。對消費者來說,這些都是利好因素。因此中國家具出口歐洲隱藏著巨大商機。據了解,中國將有一批家具生產商將參加于2004年1月19日至25日舉行的科隆國際家具展,他們參展的家具普遍注意了三種流行趨勢:一是家具的舒適性;二是家具的多功能性;三是盡可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參與國際競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