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之初,港臺資本就把觸角伸入大陸,作為試探性投資,地點局限于深圳、珠海特區。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家電、五金、建筑等行業的崛起,對配套彈簧需求大增,促進了外資進入的積極性,廣東特別是東莞集中了不少生產小彈簧的企業。20世紀90年代以后,汽車工業發展又吸引了一批外商在華投資,并形成了鮮明的特點:
1、外資、合資企業絕大多數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區域,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是外資、合資企業最多的地區。
2、早期進入的港臺企業,生產和投資規模都比較小,產品以小彈簧為主,目前產品主要為家電、計算機、日用五金配套,也有部分返銷售到臺灣、香港。
3、生產汽車彈簧的外資、合資企業基本上都是隨汽車公司在華投資設廠,這些公司原來就是汽車公司的原配套廠,和主機廠關系密切。如已進入的謝得爾、克虜伯、歐雷法、日本發條、中央發條、m&b、韓國大圓都屬于這一類型。
4、投資形式從以合資為主逐漸轉向獨資或合資控股為主,如日本發條、m&b、韓國大圓都采取這種戰略。
5、外資在華市場分割初見雛形,日本和歐洲公司產品以汽車工業配套為主,港臺公司以家電、計算機、日用五金配套為主攻方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