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526 >
智能機器人正在出爐作業中。□新疆中泰礦冶有限公司提供
新疆日報訊(記者楊舒涵報道)4月9日,在新疆中泰礦冶有限公司電石生產線出爐區域,面對著1000多攝氏度高溫的電石爐,一臺橙色的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出爐作業。
記者來到電石生產線出爐區域,離爐子還有幾米遠,皮膚裸露處就能感受到灼熱,爐眼打開以后,熱浪更是撲面而來。只見機器人手臂通過遠程操作,將一根一根被燒得通紅的釬子換下,通紅的液態電石在機械手的揮舞下,緩緩流下。
職工秦龍回憶起過去的工作經歷。他告訴記者,以前他在這個崗位時,每隔40分鐘出爐一次,他就要和6名工友扛起一根長9米、重40公斤的鋼釬送進爐膛內,“通過釬子的帶動,才能保證液態電石順利出爐,每次出爐,忙活1個小時不在話下。”他說。
公司副總經理胡文軍介紹,高溫、高風險和超強的體力勞動,是以前電石爐出爐工流失的主要原因,現在有了智能出爐機器人,工作不僅輕松了很多,生產效率、員工穩定性都有大幅提高。
電石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產生乙炔氣,也用于有機合成、氧炔焊接等。20世紀電石工業興盛時,日本率先研發了一種電石爐作業機械臂,但對中國電石行業設立了較高的價格壁壘。2014年,為打破價格壁壘,中泰礦冶技術人員找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尋求支持,決心研發出一套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出爐機器人。
通過4年的科研攻堅,幾百次現場試驗,中國第一個智能出爐機器人系統在中泰礦冶“誕生”了,其操控性、穩定性和人機交互特性超過日本同類產品,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沖破日本的技術封鎖后,出爐機器人系統迅速改變了中泰礦冶電石生產面貌,生產效率明顯提升,還破天荒地實現了女工出爐操作,中泰礦冶成為全國電石行業的領跑者。
在電石爐控制室,女出爐工姚月緊盯電腦屏幕,熟練操控著兩個機器手柄和兩排鍵盤,不到20分鐘,就完成了以往6名男工40分鐘才能完成的工作。據介紹,2017年,全國第一個女出爐工在新疆出現,目前該公司一共有60名女出爐工。
記者留意到,這些出爐機器人已經使用了一年多,但周身被擦拭得非常光亮。“哪里有擦碰,我們會主動補上油漆,哪里有異響,我們第一時間記錄匯報,并及時維護。”秦龍告訴記者,“機器人代表著我們研發的水平和能力,是我們的驕傲,每一名工友都對它懷有特殊的情感。”
來源:新疆新聞綜合門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