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于提升制造業的水平至關重要,而我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又為材料業的發展提高了大量的機會。
1、新材料發展刻不容緩
新材料,特別是其中的新型功能材料,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目前,以功能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的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誰掌握了新材料,誰掌握了未來”,所以世界各國均把大力研究和開發以功能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作為21世界的重大戰略決策。據報道,2000年全球新材料的銷售總額已高達4000億美元,預計到2005年將會突破535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6%。
我國政府對新材料的研究開發也給予高度重視。曾經先后提出了“863計劃”和“973計劃”。在這些計劃中新材料都作為其中的重點領域之一而得到極大發展。在我國近期實施的重大基礎研究“攀登計劃”中,30個重大課題中有7個與材料有直接關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研究課題,與材料有關的約占四分之一。目前,已建和在建的150個重點實驗室中,有關材料工藝、組織、結構、表征與測試的達35個,超過總數的五分之一。
據了解,世界新材料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納米材料、電子元器件材料、新型半導體材料等領域。加快我國在這些材料領域的發展步伐顯得日益重要。為此,國家儀表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材料分會顧問楊親民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材料科學與材料產業,優先扶持效益好的骨干企業和科研單位,著力進行材料創新、技術創新,大力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機關報產品,同時注重工藝技術與工藝裝備的研究開發。
2、納米材料成為熱點
納米材料和技術已經成為目前科技發展的重要熱點之一。我國納米材料和技術的應用開發目前已經取得重要進展,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并已開始產業化。清華大學物理系首次利用碳納米管作模板成功地制備出直徑為3nm-40nm、長度達微米級的發藍光氮化鎵一維納米棒,又在硅襯底上成功地生長出碳納米管陳列。山西煙臺市佳隆集團公司電子材料廠結合顯示屏和顯像管的需求,采用納米技術合成了以納米貴金屬釕為主體的三元合成納米粒子,開發了金屬納米粒子的表面修飾技術和分解技術,成功地制成了具有透明、導電和吸波功能的涂層材料,建立了年產80噸的中試規模生產線。
對于納米材料的發展前景,中科院資深研究員、國家“973”項目納米材料首席科學家張立德進行了展望,他認為,今后納米材料將在納米半導體陳列和納米線、納米顯示材料和納米柴外光源材料、用于高密度存儲的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封裝材料和技術、太陽能轉換材料、高性能環境友好的納米濾膜、自組裝功能材料、電子陶瓷材料、納米傳感材料和器件等領域形成熱點。
作為制備納米功能材料的放電等離子燒結(sps)技術的發展,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院院長張久興在會上進行了闡述。他說,sps作為一種環境直轄市的材料制備加工新技術,非常符合我國材料產業的發展。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對此技術給予高度重視,在國家有關部門的統一領導和組織下,聯合國內的相關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sps為核心技術的新型功能材料和塊體納米材料的研究平臺,促進該技術的發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