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日報11月11日訊 汽車消費日漸升溫,國內汽車產業尤其是轎車產業眼下可謂群雄逐鹿,硝煙四起。眾多汽車品牌中,奇瑞系列轎車備受業界和消費者的矚目。奇瑞在蕪湖的迅速崛起,為本地和外地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提供了新的創業和發展平臺。汽車零部件產業招商也成為我市今年招商引資的一大亮點,一大批外資、合資和民營汽配企業紛紛搶灘蕪湖,尋求商機,與蕪湖汽車工業共發展。
在大橋鎮橋北工業園,新加坡佳通集團精元重工征地500畝,投資3000萬美元,為奇瑞配套的佳通輪轂項目目前正在加緊建設。這是今年以來我市規模最大的汽配引資項目。記者看到經過數月施工,廠房已現雛形。據了解,這家企業的年產可達350萬只,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將其建設成國內最大的汽車輪轂生產中心。鳩江區為加快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專門建立了汽車部件及相關工業園,先后吸引了天津油管、中山耀華、常春內飾、西峽水泵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入園。在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已經入駐,如意大利馬瑞利動力系統有限公司、美國江森公司及瑞典skf公司等,這些企業為奇瑞提供電噴發動機管理系統、座椅總成和密封件等產品。開發區還開辟福達工業園,為汽車零部件企業提供發展舞臺。浙江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的蕪湖工廠與奇瑞達成共建平臺,置地400畝,計劃投資1億元生產汽車底盤系統,今年2月通過租賃廠房已先期投產。浙江亞太集團建設的蕪湖亞太,一期投資達6000萬元,產品以盤式制動器為主。在城南高新區,入園汽配企業包括上海宏寶、泰州勁松、浙江新潮、浙江萬達、天鑫電裝等10多家。南陵、蕪湖縣等其它縣區工業園均將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重點招商項目,先后引進了數量不等的企業。
統計顯示,目前我市汽配企業已經有100多家,僅今年以來新增企業到位投資就有3.1億元。部分國際知名企業在蕪投資項目還在進一步洽談之中。已經投產的企業中,杰華、鶴安兩家生產汽車座椅的企業今年銷售收入都將超過1億元。本地一些老汽配企業更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市傳統的汽車儀表、制動系統等產品競爭優勢更加明顯。今年西門子威迪歐的儀表銷售收入有望達到7億元。蕪湖聚達、液壓制動泵、鼎盛等企業生產的制動產品不僅供本地需求,還出口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一些原來與汽車產業關聯不甚密切的本地大企業也正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如蕪湖新興鑄管著手開發汽車鋼材項目,鑫科新材料、蕪湖萬通、原蕪湖軸承廠改制后成立的卡爾軸承有限公司以及一些化工、紡織企業紛紛進入汽車零部件領域,向生產車用產品方向轉移。
汽車產業作為一種綜合性產業,其產業鏈長,輻射面廣。有資料顯示,汽車帶動的關聯產業多達156個,比房地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更強。汽車產業每增值1元,會給上游產業帶來0.65元的增值,給下游產業帶來2.65元增值。正因如此,蕪湖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對推動蕪湖制造業進步具有非同尋常的戰略意義。 眼下,蕪湖汽車工業正成幾何級數擴張,汽車產能的增加某種程度上說取決于汽配產能是否跟得上。為促進汽配產業的發展,奇瑞等我市的汽車整車廠家還出臺了“三同一優先”等政策,優先使用本地的汽配產品,為汽配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有效地促進了汽配產業在蕪湖的積聚,為我市汽車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據市汽車工業辦公室主任曹新民介紹,我市汽車及其零部件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整車為龍頭,轎車為重點,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從總體上看,蕪湖汽配產業集群已初步形成,且發展勢頭強勁。汽車零部件生產形成了一定規模,產品涉及發動機及管理系統、變速器、消聲器、空氣壓縮機、電動門窗、汽車內飾件、汽車覆蓋件、汽車線束、后視鏡、油路系統、底盤系統部件和有色金屬鑄造等多種相關產品。我市原有的汽車儀表、制動系統部件、橡塑件等產品的優勢也得到了拓展。但從單個企業看,規模都還不算大,企業自主開發能力不強,有的企業本部在外地,在蕪湖只是進行組裝。此外,有些門類或空缺或薄弱,如汽車電子等,與國內外汽車零部件產業較發達的地區存在一定差距。凡此種種表明,我市的汽配產業尚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