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司管理人士的采訪發現,生產剎車和排氣系統、電瓶和減震器的公司正試圖跟上全球汽車巨頭在中國的擴張步伐。
零部件巨頭紛紛擴大產能
tenneco automotive副總裁多諾萬說,這是一個好現象,他擔心的是能否跟上中國汽車增長的步伐。該公司在中國有3家合資公司。多諾萬說,今年前6個月其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87%。他預計,未來3年tenneco的中國市場收入將繼續以每年25%至30%的速度增長。到2006年之前,中國收入占tenneco總收入的比重將由目前的4%以下增至約6%甚至7%。tenneco日前公布,2003年第三季度總收入為9.15億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8.56億美元。
同時,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爾福公司的中國公司總裁陳錦亞預計,今年德爾福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將達到大約10億美元。德爾福公司將增加工廠班次,并引進新技術以確保趕上對其電瓶、剎車和懸吊系統需求的增長速度。陳錦亞在接受采訪時說,這種擴張將持續幾年時間。必須首先提高生產能力,然后才會實現收入。
中國市場最被巨頭看好
近一段時間,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豐田汽車和大眾汽車都宣布將在中國進行大規模業務擴張。這種增長導致了對中國汽車行業高得不可想象的預期,也使中國成為那些可能在本國市場苦苦掙扎的供應商的目標。多諾萬說,中國成為汽車行業的關鍵所在。tenneco在北美的設備和維修市場銷售額持續萎縮。
同時,雖然有跡象表明中國汽車行業的增長可能已經開始減弱。多諾萬說,比如,某些汽車公司的庫存開始增長。但是零部件供應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會受到汽車增長突然放緩的沖擊,因為零部件供應商能夠繼續提供汽車零部件售后服務。
陳錦亞說,對造假行為的打擊以及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也將把一些效率不高的中國零部件生產商擠出市場,從而使外國公司獲得更大的空間。他說,有一定程度的生產能力過剩,但這主要是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體現在過時的生產能力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