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紡織行業的強勁增長帶動了國內對紡織機械旺盛的需求,使其進口量不斷攀升。僅上海口岸,今年1—6月共進口紡織機械及零件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倍。
我國是世界上紡織機械的生產大國,但紡織機械的進口量仍迅速增長,特別是大規模進口一些重要的紡織整機和零件。據專家分析,其表面原因是國外投資者選擇在中國投資建廠,帶來了大量進口設備,深層原因則在于國產紡織機械行業存在問題。
“過程應用計算機化、紡織機械機電一體化、紡織技術復合化、印染后整理技術現代化、紡織產品高科技化”是當前國際紡織技術的流行趨勢,而我國在這些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由于紡織機械產品近幾年產銷兩旺,我國部分紡織機械生產企業放松了產品開發及工藝管理工作。目前國內紡織機械行業還存在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無序競爭、低價競銷等問題,導致大多數企業生產的只是中低檔產品。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國產紡織機械行業的發展出路在于對市場需求重新定位,應從開發中高檔產品和銷售零部件、增加產品附加值、增強穩定性、縮短更新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性價比等方面入手,努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技術。同時,企業間需要加強區域協作,盡快填補國內紡織機械高檔產品空白。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