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記者 楊舒)家住薛城區(qū)開源小區(qū)的劉女士懷孕8個多月,鄰居張女士得知她在家待產,便把自己以前用過的一臺家用胎心監(jiān)護儀借給了劉女士。可是沒想到因為長時間沒有使用,胎心監(jiān)護儀拿回家后劉女士才發(fā)現是壞的。無奈她只得在網上購買了一臺新的儀器打算補償給張女士。得知實情后,張女士和劉女士商定,這臺胎心監(jiān)護儀以后就放在劉女士家里,誰有需要誰用。
目前,劉女士處在孕后期是關鍵時期,所以她要定期到醫(yī)院進行產檢,而胎心監(jiān)護更是每周都要做。鄰居張女士得知劉女士每周都要去醫(yī)院做胎心監(jiān)護后表示,自己家里剛好有一臺她兩年前懷孕生寶寶時購買的胎心監(jiān)護儀,自己在家里就可以進行胎心監(jiān)護,非常方便。于是張女士主動提出把這臺儀器借給劉女士使用。當劉女士把這臺胎心監(jiān)護儀充好電后發(fā)現無法使用,她猜測可能是這臺機器太久沒有使用,所以機器壞掉了,而張女士多年沒有使用過這臺儀器所以并不知情。
考慮到張女士好心把儀器借給自己,自己還沒用就已經壞了不好解釋,而且目前確實也需要一臺胎心監(jiān)護儀,于是劉女士在網上購買了一臺新的儀器,新儀器的款式和功能都有所升級。新儀器到貨后,劉女士每隔幾天就做一次胎心監(jiān)護,非常方便。
近日,張女士來劉女士家串門兒,還詢問胎心監(jiān)護儀的使用情況,劉女士只好說了實情,并表示等她生產完,就把新買的儀器還給張女士。知道情況后,張女士也很是尷尬,她表示是自己粗心,給劉女士儀器前沒有仔細檢查,這才鬧出了誤會,而且劉女士還表示她以后不會再用到這種儀器了,但是張女士也不肯收。最終兩人商定這臺儀器還是放在劉女士家里,如果以后張女士需要隨時拿來用。
晚報訊 (記者 安卿超 攝影報道)蕩秋千,本應該坐著蕩來蕩去,而一位頑童卻站在秋千上來回蕩。近日,家住新城國運花苑小區(qū)的孫先生碰見了這種危險的蕩秋千的方式,他果斷制止了頑童的行為,在場的居民都為他點贊。
4月3日下午,孫先生在小區(qū)附近的公園里散步,當他走到健身器材區(qū)時,看到一位小朋友不是用正常的方式蕩秋千,而是站在秋千上蕩來蕩去。而且站在一旁的小伙伴,為了讓其玩得更暢快,還在身后“助力”,推著那位孩子的后背,讓他蕩的更高。看到這一幕,孫先生十分揪心,他也顧不得問這是誰家的孩子,趕緊將站在秋千上的孩子抱了下來。孫先生說,“我把那個孩子抱下來時,孩子有些不樂意,孩子對我說,憑什么抱他下來。我想,畢竟不是自家的孩子,于是沒有責備他,我告訴他這樣蕩秋千太危險,若是摔倒了很容易受傷。”
正當孫先生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媽媽走到了他面前,她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一開口就對孫先生吼道,“你平白無故抱我家孩子干什么!”看著孩子的媽媽生氣了,孫先生將剛才發(fā)生的一幕告訴了她,孩子的媽媽慌忙改口。原來孩子的媽媽帶著另一個孩子在一旁玩沙子,等她走來時,正好看到一位陌生人抱著孩子,還和孩子交談。孩子的媽媽擔心是壞人,便不分青紅皂白地跑過來質問。
孫先生解釋完后,孩子的媽媽也道了歉。在一旁看到這一幕的一位居民說:“你家孩子站著蕩秋千,看著都揪心,我以為家長在身邊就沒言語。幸好這位先生把你兒子抱了下來,若是站不穩(wěn),從秋千上摔下來,受罪的可是孩子。”
晚報訊 (記者 楊舒)“這樓上的鄰居也太不講究了,你澆花也不能弄得我家房頂上都是水呀,和他說了好幾次了還是這樣,真鬧心。”家住薛城區(qū)陶莊鎮(zhèn)通晟社區(qū)的李先生抱怨道。
據了解,住在一樓的李先生有一個大院子,為了美觀,他在院子上搭建了一個景觀玻璃頂棚。可就是這個頂棚的出現,改變了李先生和樓上鄰居張先生的關系。“有一天凌晨,我正睡著覺,忽然聽見院子里滴滴答答響個不停,起初我以為是下雨了,起床關窗戶時才發(fā)現,外面根本沒有下雨,只有院子里有水滴下來。”李先生說,他發(fā)現這水是從樓上滴下來的,于是第二天他來到樓上鄰居張先生家中,向他說明了情況。張先生聽后表示是他澆花時漏的水,以后會注意。誰知好景不長,某天凌晨又再度發(fā)生“樓上澆花樓下遭殃”的事情,李先生以為鄰居張先生可能是不小心所為,也沒有去找他理論。
誰知對方竟然變本加厲,從一開始滴滴答答,到突然一大盆水落下,聲音越來越響,而且連續(xù)多日噪音不斷,經常吵得李先生睡不好覺,更別說原本為了美觀的景觀玻璃頂棚,弄得污水橫流臟兮兮,哪里還有美觀的作用。
來源:棗莊日報網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