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務院于10月13日發布了《關于改革現行出口退稅機制的決定》(以下稱《決定》)后,義烏市國稅局進出口稅收管理科科長邵元龍的日子過得并不輕松。
“現在從市政府到企業,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視這個問題。”邵元龍翻弄著案頭厚厚的資料略顯疲倦地說,“義烏是出口大市,出口退稅新機制對我們很不利,明年的出口形勢將很嚴峻。”
拼命做大基數
據邵元龍介紹,原來義烏市國稅局規定每月的1日~12日為受理企業出口退稅的申報時間,其它的時間則用于審核單子。《決定》下來后,受理時間不再設限,企業可隨時申報。現在每人每月的審單數額都在2億以上,而原來僅有4000萬左右。“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休息日,夜里還要加班加點,從來沒這么辛苦過。”
“我們希望能趕在12月31日前把出口退稅基數盡量做大,讓企業減少損失的同時,讓地方財政盡可能地減少損失。”邵元龍坦言。因為在出口退稅新機制中規定,從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退指標為基數,對超基數部分的退稅額,由中央與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別負擔。這對地方政府來說,無疑是增加了一個“沉重包袱”。
“所以我們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今年的實退指標即明年的基數做大。”邵元龍說。義烏市政府于11月10日下發的《關于抓緊做好出口產品報關和退稅申報工作的緊急通知》就強調:“各出口企業對已簽約且明年退稅率下調的出口產品,要盡可能爭取在2003年12月31日前報關出口,并抓緊向國稅部門申報退稅。”
義烏市有關部門督促出口企業加快出口退稅申報工作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在這次出口退稅改革中有這樣的規定:新機制實施前的歷年欠退稅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對截至2003年底累計欠企業的出口退稅稅款,從明年起,中央財政負責貼息。
在義烏市外經貿局10月27日發出的《關于抓緊做好2003年度出口退稅申報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出口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出口退稅申報工作”,以抓住“欠退稅由中央貼息的重大機遇”。
“往年的政策都有延續性,出口退稅和欠退稅都是由國家來承擔,退稅基數大小都無所謂,反而,有時候為了把今年的基數做得大于去年,即把基數做得一年比一年大,在接近年底幾個月的出口退稅審核,我們總要等第二年來做,以作為第二年的基數。但現在不一樣了,政策出現很大的變化。我們希望今年的基數做得越大越好,這樣明年的地方財政壓力才會減輕。”義烏市財政局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退稅工作還在緊張地做著,基數現在還沒法確定。目前出口企業單證申報不夠理想,特別是外貿企業,截止到10月底,單證申報率仍然很低,才達到37%。在最后的一個多月,要抓緊時機快申報、快退稅。”邵元龍說。
急出口遭遇慢流通
記者從義烏市統計局了解到,1~10月份,義烏產品出口不但沒有放量增長,反而出現下緩趨勢,比去年同期增長78%,低于1~9月份80.5%的同期增長率。“估計今后兩個月增長率還會降低。”義烏市統計局的官員判斷。
邵元龍認為,新的出口退稅率調整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于進出口價格將以“報關”價格為標準,而國外客商也不可能因為價格調整而囤積一年的貨物,所以目前不會出現出口額大幅飆升的進出口局面。
剛剛從多家企業調研歸來的義烏市外經貿局外貿科科長、中國國際商會義烏市商會秘書長周文斌分析,相對生產型企業,以外貿流通為主的企業受出口退稅改制的影響將更大。
“由于新機制對流通企業尤其是外地購銷企業的政策尚沒有明朗,而這類企業在出口產品時,比起自營出口的生產型企業來說,退稅申報時間會更長。從報關出口到退稅審批,一般至少在一個半月左右,所以在接近年底的這段時間,在政策不清晰的情況下,他們并不敢輕易下單。不少流通企業已經在觀望。這種情況對義烏出口產品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周文斌說,“生產企業即使加快馬力多生產產品,也很有可能在流通環節被卡住。”
自今年以來,義烏市外經貿局降低企業申報自營進出口企業的門檻,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生產企業自營出口,但結果并不理想。周文斌遺憾地表示,因為義烏的生產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如果自營出口,還必須配備專業的人員進行制單、報關、報驗、結匯退稅、財務核算等一系列工作,手續相當煩瑣,出口成本高,而且在義烏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才相當匱乏。所以,義烏的中小生產型出口企業大多不愿意自營出口,而是通過外貿公司走向國際市場。
這樣就導致這些生產型企業的國外客戶掌握在外貿公司的手中,沒有自營出口的生產型企業很多就沒有自己真正的定單。新政策出臺后一旦對外貿公司不利,就可能大范圍內殃及生產型企業。
地方保護露苗頭
義烏市財政局一位官員強調,內地生產商通過義烏出口,將由義烏方面負擔近1/4出口退稅,但生產者的增值稅等附加稅是交到生產地而不是義烏,這樣將會出現義烏“倒貼”退稅的情況。義烏市的那些到外地購銷產品的流通型外貿公司,也存在同樣的情況。
“以前的出口退稅有國家承擔我們可以不問,但現在攤在我們頭上了,財政壓力將非常沉重,所以我們就不能坐視不問了。”該官員表示,對于這種情況,義烏將在國家政策出臺后在配套措施方面做相應調整,調整后的配套措施肯定會對這些企業出口造成負面影響。
周文斌透露,由于那些從事代理出口業務的企業在出口退稅新機制實行后并不影響義烏當地的財政,今后義烏將大力扶持一般貿易企業從事出口代理業務或在本地購銷出口產品。
“其它地方政府可能都會有這種想法,估計這將會滋生新的地方保護主義。”義烏市外貿公司的一位中層干部分析,如果各個地方都出臺類似的“土政策”,不僅會使得到外地組織貨源的外貿企業業務嚴重受阻,還會牽連到與這些外貿企業相關聯的生產型企業。“這種打擊面是非常巨大的,這也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