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紡織品生產中心逐步向我國轉移,我國紡織機械與先進國家相比存在的機電一體化水平低、紡織技術和工藝落后以及開發新產品能力差的狀況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紡織工業產值將達到1.2萬億元人民幣,出口將實現703億美元。紡織行業緊緊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機遇加快發展,引起了世界的矚目。世界先進的紡織、針織、印染后整理、無紡布等制造機械、設備、零部件和紡織化學品紛紛進入我國市場。據了解,今年1至6月份,我國進口紡織機械達23億美元,引進紡織設備最多的是江蘇、浙江、山東、上海和廣東等5個省市。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到2005年,全球將全面取消紡織品配額。全球紡織品生產中心將在中國和東南亞,中國的紡織機械市場將成為未來全球最被看好的市場之一。
我國紡織工業蘊涵的巨大商機,引來了世界的目光。意大利、德國、瑞士、美國、法國、西班牙、韓國、英國、比利時、芬蘭、瑞典、荷蘭、奧地利、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度和香港、臺灣等26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家企業將云集上海,參加12月10日至13日舉行的第十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海外紡織行業協會、貿易促進機構紛紛組織龐大的展團集體參展。8個國家以國家展團形式參展。意大利紡機制造商協會、意大利對外貿易協會組織了110家意大利企業參展。他們將利用這一平臺,參加新型紡紗產品開發和應用技術、環?;瘜W品、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和非織造布、新型服裝加工設備及工藝、噴氣噴水織機等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討活動。有趣的是展覽會還沒有開始,118臺進口設備中已售出了95臺。進口設備的總報價為1183.73萬美元,已留購金額636.35萬美元,留購率達53.75%。
專家認為,我國紡織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的步伐勢不可擋,紡織工業的產業升級給紡織機械市場提供了巨大市場,國內紡織機械企業應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發揮更大的作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