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機械工業歷史上發展最快的一年,各項指標突破了歷史最好水平,生產、銷售、需求和效益都實現了協調發展。機床工具行業在大環境的影響下,經過全行業的努力,也實現了歷史性飛躍,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潛在的風險絕不可以低估。
全面升溫
2003年機床工具行業全面升溫,幾乎所有產品都處于熱銷狀態。從經濟運行數據看,有三個突破:到今年10月,僅金切機床產量已達到25萬臺,預計今年將超過30萬臺,比正常年景超過一倍。這在我國機床行業的歷史上也應算一個重大突破。同時,我國機床的進口量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僅到9月份,我國已進口金屬加工機床95082臺,進口額達到29.7億美元。預計到年底,進口金屬加工機床將超過13萬臺,進口金額將達到35億美元。這也應算一個重要的突破。2003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的出口有所增加,預計達到近4億美元,增長20%左右,其中數控機床出口近6000臺,比去年增長近1倍。這也是一個較大的歷史性突破。三個創記錄的數據說明: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市場需求正處于一個較平穩的高峰期,但市場占有的結構變化不明顯。從數量上看,2003年我國的金切機床市場總容量達到近40萬臺,其中數控機床國內生產3.4萬臺,進口達到2.6萬臺,共計約6萬臺,市場需求數控化率為15%;而從生產來看,我國生產機床30萬臺,數控機床3.4萬臺,數控化率11%,國外進口7萬臺,數控機床2.6萬臺,數控化率37%;再從價值看,我國數控機床總銷售額約為68億元,占金屬加工機床總銷售額的23%,即產值(銷售額)數控化率約為23%(做算值)。而進口產品中,數控機床的進口額為26億美元,數控化率為74%;再從單價上看,我國數控機床單價均價為15萬~20萬元人民幣,進口產品為7.5萬多美元。說明了我國機床產品按用戶需求來看為中、低檔產品。從市場分析看,市場容量(消費總量)和某個企業或某一方面所占份額比,是一個比某一個企業當年銷售量的絕對值及其本月增長率更能說明問題的數字,這并不僅僅是某一方面市場占有率,而是市場占有結構比。
2003年我國絕大部分企業的在市場結構比中的地位沒有變化,部分企業的產品市場占有率有所提高,但這個變化沒有影響到國產機床在市場中地位提升。
固定投資拉動和國外資本的輸入,使我國機床工具市場的需求不斷升溫。2003年1~10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共計30466.5億元,其中工業10802.4億,同比增長46.5%。在和機床工具行業有關固定資產投資中,能源、電力、冶金、機械、汽車等共計投資8857億元,占工業投資的82%。2003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比1998年增長了近10倍。同時,外資進入繼續增長。1~10月外商投資額達到887億美元,同比增長33.75%,其中主要集中在汽車及零部件、信息通訊、能源等行業,其中約有40%用于購買各種設備。據汽車工業的統計,至少有18億美元購買機床工具產品。由于內外資的共同拉動,使我國機床工具市場增大了一倍以上,2003年在機床行業沒有不熱的產品,也沒有不火的企業。
水平提高
2003年機床工具行業的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批高技術產品得到了創新開發,一批關鍵技術有所突破。2003年機床工具行業共開發重點新產品760多種,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上個世紀“八五”計劃的總和。目前,機床工具領域的尖端產品,如五軸聯動葉片加工中心、大型數控龍門銑加工中心、大型落地鏜銑加工中心、五面加工中心、大型車削中心及柔性加工線都已實現產業化,進入廣泛的實用階段。結構復雜一直受到國外封鎖的立臥鏜銑頭、空間回轉鏜銑頭等都已開發成功并用于生產。在鍛壓機械方面,復合式板材加工中心、液壓式回轉頭數控壓力機等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產的多工位壓力機也出現在我國汽車生產企業。我國的工具行業在超硬材料復雜刀具等方面也取得一定進步,數控刀具的銷售額已達8億元人民幣,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突破。在2003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為我國重大項目、重點任務、重要工程都做出了貢獻。如為上海磁懸浮軌道工程、神州五號載人航天工程、西氣東輸和南水北調工程等都有國產的高水平、大型、專門化的數控設備。
走出國門
2003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在體制、機制的改革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絕大部分骨干企業和新興力量都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資產重組方面進入了新的階段。大連機床廠、秦川發展、北京第一機床廠等都已走出國門,兼并或收購昔日的“導師”和強勁的競爭對手,說明了我國機床行業的發展是大有潛力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