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召開的2003年最后一個經濟運行會商會上,原本揣著一串串閃光的數字和羅列成一二三四條成績的各個協會領導被告之,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找問題”。
在大好的形勢下隱藏著哪些風險?機械工業怎樣才能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而避免重蹈“大起大落”的覆轍?當前應該提醒行業注意些什么問題?三個小時的會議氣氛是凝重的。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委會員朱森第最后歸納出四個需引起全行業重視的問題。
其一,以發電設備為代表的部分產品出現了超常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容易造成產品質量下降,供貨不及時,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另一方面,過分旺盛的需求信號,會誤導一部分不夠冷靜的企業領導人做出外延式擴張等不夠理性的決策。這樣一旦需求降下來,將會再次出現能力過剩和低水平削價競爭的局面。發電設備、重型機械、工程機械、內燃機等近幾年持續超常增長的行業尤其要引起注意。
其二,原材料漲價和電力供應趨緊等瓶頸約束對行業發展的負面影響在增強。這將會使企業成本增加、競爭力下降。有些企業貨幣回籠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從而造成資金緊張,以至于影響今后的正常生產。
其三,出口退稅的下調和貿易伙伴非關稅壁壘的增加會對2004年出口帶來不良的影響。同時貿易保護主義在加強,貿易摩擦趨于頻繁,國際競爭更加激烈。
其四、外商投資的策略出現變化,由控股改向獨資轉移。在一個具體行業中,外商大面積控股,會影響我國產業自主發展和產業安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