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月7~8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七屆二次理事會在上海隆重召開,會議將2003年定為行業 “技術創新推動年”。業內一大批企業開始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新品研發力度,不斷推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科技創新”(技術創新)也因此成為中國縫制設備行業2003年使用頻率最高的詞組之一。
二、4月25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上海惠工縫紉機三廠訴上海海菱縫紉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東陽市華聯衣車有限公司、上海多菱縫紉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宏真縫制設備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做出判決,原告方上海惠工縫紉機三廠勝訴。惠工三廠勇于反擊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努力得到了行業內外和社會各界的肯定。
三、5月6~10日,目前世界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縫制設備行業展覽會——國際服裝機械及面料加工技術展覽會(imb 2003)在德國科隆隆重舉辦。共有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718家企業參展,包括本行業所有的國際知名企業。在這個sars病毒肆虐的非常時期,縫制設備行業頑強地展示了她輝煌的成就和蓬勃發展的勢頭。
四、7月4日,北方天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中國縫制設備行業擁有了第三家上市公司。天鳥公司的上市是中國電腦繡花機近年來迅猛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五、9月1日,上工、飛躍、中捷、寶石、標準等五個工業縫紉機品牌榮獲2003年“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縫紉機這個小小的傳統產業再次吸引國人關注的目光。
六、9月,“2003年高速平縫機專項質量檢測”工作圓滿結束。與往年相比,2003年的行檢行評工作有突出意義:將產品質量檢測與cisma 2003結合起來,檢測范圍涉及到所有參加cisma 2003的高速平縫機生產企業,同時規定檢測“不合格”的產品不能參加cisma 2003,為cisma 2003設置了一道“市場準入”門檻,提高了cisma的檔次和形象。
七、10月1日,飛躍工業城一期工程(投資3.7億元,占地面積650畝)建成并投入使用。據飛躍有關負責人介紹,工業城一期工程的建成使飛躍集團具備了各類縫制設備(500萬臺/年)、電子熨斗(千萬臺/年)、食品機械、各式制冷設備、合資特種電線電纜的生產規模和年銷售產值120億元的實力。
八、10月21 ~24日,規模空前的“2003年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 2003)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共有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906家企業參加本次盛會,展出面積達58 000m2;展會在三天半的時間里,共接待了來自67個國家的27 000多名專業觀眾。
九、10月21日,中國縫制設備行業的骨干企業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與世界著名縫紉機制造企業德國百福公司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合資組建“百福中捷工業有限公司”簽字儀式。這是國際縫制設備行業的又一次“強強聯手”。
十、11月,經中國證監會核準,上工股份有限公司獲準定向增發不超過1億股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成為中國近三年來首家在b股市場融資的公司。上工股份此次增發b股將募集約5 000萬美元資金,用于控股德國fag的一家子公司并建設電腦特種工業縫紉機項目。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