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集團曾是國內生產歷史最久、產品質量最高、產量最大的線材和螺紋鋼(素稱鋼材中的“大路貨”)生產基地,如果搞此類產品的擴張最有實力,但在過去的2003年,首鋼卻沒往這上面投一分錢,正努力摘掉“大路貨老大”的“桂冠”。
近兩年,國內鋼鐵業進入空前大發展時期,鋼材價格一路攀升,供不應求,各路資金紛紛涌入,擴大生產能力。但同時也存在著低水平重復建設的不良傾向,在普通線材、窄帶鋼等一般檔次產品已占全國總產量70%的情況下,2003年上半年全國鋼材增量中,仍有58%是“大路貨”。這顯然不符合國內鋼鐵業工藝、產品結構調整的內在要求。
對此,首鋼集團認為,在我國鋼鐵業新一輪發展中必須抓住關鍵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而這個關鍵就是工藝升級、產品換代。
據了解,首鋼2003年近80億元的發展資金中,用于鋼鐵業結構調整的就占了71.3%,包括建冷熱軋板、鍍鋅板、彩涂板等生產線,以及向北京以外地區轉移生產能力。全年“雙高”產品(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增長29.5%,占總產量的比重達到35%。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