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日前公示的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項目透露,在物流行業中,菜鳥將獨家牽頭未來的物流機器人研發。
如今,在我國電子商務行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下,物流領域的業務量呈現出了持續上升的趨勢。在2018年雙十一期間,馬云關于一天“10以包裹”的預言就已成功實現。與此同時,行業貨運量還在同步增長當中。
而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社會科技水平進一步發展,在巨大的業務量壓力下,物流也迎來了發展熱潮。資本不斷往市場涌入,快倉、極智嘉等一些機器人制造商或科技技術公司紛紛完成了多輪融資。阿里、京東以及順豐等電商物流企業也在不斷利用物流機器人加碼倉儲運輸等方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物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最近五年來,物流機器人的年均增長量超20%,2018年全年agv的市場規模將近1.9萬臺。在物流行業對效率要求越來越高的情境下,物流機器人的需求還會進一步提高。市場研究和咨詢機構tractica預測,到2021年全球倉儲和物流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24億美元。
據了解,阿里旗下的菜鳥在成立之初就涉足了物流智能化研發。2015年底,阿里著手組建了菜鳥et物流實驗室,并表明將在末端配送機器人、倉內復雜揀貨機器人矩陣等方面進行努力研發。自2018年開始,菜鳥還結合iot、等技術趨勢,打造了多個“未來園區”。其在去年雙十一期間投入運行的無錫未來園區內,就有近700臺菜鳥機器人同時工作。今年1月底,菜鳥網絡還宣布全國首個(iot)機器人分撥中心在南京啟用。
京東物流方面,其備受關注的無人倉就包含大量智能物流機器人的協同作業。去年11月,京東物流聯合英偉達和自主移動機器人公司syrius推出了新款人機協作機器人“syrius炬星amr”,同時還在長沙啟用了全球首個機器人智能配送站。今年3月,京東物流宣布,將在上海建設國內首個5g智能物流示范園區。
此外,圓通和菜鳥聯手的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在去年于圓通杭州轉運中心正式啟用。順豐則在應用工業機器人的分揀方式,并計劃在松山湖投資建設順豐東莞科技創新基地,打造機器人研發中心。蘇寧正積極打造的“場景互聯網+智能供應鏈”,也涉及了agv機器人等。
同時,國家政策還在對物流機器人領域傾斜,從2013年至今就已出臺了多項意見推動行業發展。去年12月底,全國物流機器人工作組也宣布正式成立,主要負責物流機器人國家標準的制修訂。
來源:千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